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研究
DOI: 10.12721/ccn.2025.157009, PDF, 下载: 41  浏览: 393 
作者: 李鑫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技术;策略分析
摘要: 在当今社会,民用建筑的设计与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筑防火是保证建筑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居住、工作场所日益密集,消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合理利用建筑防火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与蔓延,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优化合理的民用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设置

民用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设置在防火技术的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和设置可以影响火灾蔓延的路径和速度,从而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害,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在平面布局方面,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合适的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布局合理的建筑可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防止火势迅速扩大。同时,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的设置要符合消防法规和标准,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在建筑内部设置方面,应该合理规划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的位置。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及时发现火灾,从而提醒人员进行疏散或消防措施。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系统、灭火器等的设置要考虑到覆盖范围和使用便捷性,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采取灭火行动。另外,对于高层建筑,还需要特别关注防烟措施。设计合理的防烟系统可以防止烟雾蔓延,为人员疏散提供清晰的路径,减少因烟雾而造成的伤害。

比如一个多层酒店的大堂,通常人流量较大,而且酒店内部设施复杂。在这种场景下,防烟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能够确保客人和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疏散。

2设置防火墙

防火墙是专门设计用于抵御火灾蔓延的墙体,通常采用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如耐火砖或防火板。这些材料在火灾情况下不易燃烧,能够阻止火势蔓延到建筑的其他部分。防火墙的设置应考虑建筑的平面布局,将建筑分割成不同的火区,以防止火灾跨越多个区域。防火墙不仅可以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还能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通道。除了防火墙,建筑结构的其他部分也需要考虑防火性能。

例如,在梁、柱、楼板等承重结构的设计中,应选择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材料,并确保结构在火灾发生时不会迅速失效,以支撑建筑的稳定。

3设置管道井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除了注重建筑结构的防火,同样重要的是注重管道井的设置,这在火灾时可以提供重要的通风和疏散通道,以及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首先,管道井是通风和疏散通道的一部分。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产生是危险的,因此需要有通道来排出这些有害物质。管道并提供了一个垂直的通风路径,使烟雾和有毒气体能够快速排出建筑物,从而提高了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这些通道还可以为消防人员提供进入建筑的通道,以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管道井是由耐火材料构建的,能够阻止火灾蔓延到不同楼层或区域。这种防火隔离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阻止火灾跨越多个区域,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害。

4优化设计安全疏散走道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设施的防火设计是确保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撤离的关键。其中,疏散走道的防火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疏散通道的布局、材料选择、防火门的设置等多个方面。1.疏散通道的布局:疏散通道应布局合理,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通道的宽度、长度以及与楼层的连接方式都需要仔细考虑。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的使用人数和火灾风险来确定,以确保足够的通行空间。通道的长度应尽量缩短,避免长距离疏散。2.材料选择:疏散走道的材料选择对防火设计至关重要。通道的墙壁和地板应选用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如防火板、耐火砖等,以防止火势蔓延。此外,通道的装修材料也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以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3.防火门的设置:疏散走道通常与防火隔离区域相连,因此需要设置防火门来隔离火源。防火门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时有效封闭,防止火势扩散到疏散通道。同时,防火门应具备易于开启的特性,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通过。

5做好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防火设计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火灾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关键通道。因此,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防火设计必须仔细考虑,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顺利疏散并保持通道的畅通。

首先,楼梯间的防火设计:1.耐火材料的选择:楼梯间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应选用具有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如耐火砖、耐火涂料等,以防止火势扩散。特别是楼梯间的墙壁,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极限,能够承受高温一段时间,以确保人员安全撤离。2.防火门的设置:楼梯间通常与各个楼层相连,因此需要设置防火门来防止火势扩散。防火门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时自动关闭,阻止火源蔓延到楼梯间。同时,防火门也应具备易于开启的特性,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通过。3.通风和排烟系统:楼梯间通常是通风和排烟的重要通道。设计时应考虑通风和排烟系统,以确保在火灾时烟雾不会在楼梯间内积聚,从而影响人员疏散。通风系统可以保持楼梯间的空气清新,排烟系统则有助于将烟雾排出。

其次,疏散楼梯的防火设计:1.宽度和斜度:疏散楼梯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的使用人数和火灾风险来确定,以确保足够的通行空间。此外,楼梯的斜度也需要符合规范,以保证人员在火灾时能够快速安全地下楼。2.照明和疏散标志:疏散楼梯应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标志,以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够清晰地看到通道,并知道正确的撤离方向。这些设施在电力中断或烟雾弥漫时尤为重要。3.防滑材料:楼梯的阶梯面和楼梯间的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以防止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滑倒。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选择抗火材料是提高建筑抗火能力的前提。应优先选择经阻燃处理的建材,如防火板材、防火涂料等。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为疏散人员赢得更多时间。同时,要加强对建材防火性能的检查与监督,保证所选用的建材满足有关防火标准与要求。加强材料采购、施工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杜绝不合格材料混入工地。在选材时,也要兼顾环保、耐用等方面的要求。选择低烟、无毒、环保的阻燃材料,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物的耐火性能,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耐火性能,对建筑物起到长期的保护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民用建筑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大、建筑功能的日益复杂,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因此,加强对民用建筑防火技术的研究,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结束语

综上所述,火灾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建筑防火技术成为防范火灾风险的重要手段。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涉及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设计、消防设施的配置以及疏散通道的规划等方面,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金新力.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4):111-113.

[2]胡亚辉.论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防火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02.

[3]邹小奇.浅议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