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
摘要: 跨境资本流动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不可避免地会对东道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一系列风险。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性梳理和分析,探讨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和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和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引言

跨境资本流动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稳定和银行经营风险具有深远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来的一系列金融动荡事件使人们对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的关系越发关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显著增加,因此,了解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和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2.1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大规模资本流动对金融波动产生深远影响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Rey(2015)的研究表明,大规模资本流动使得各国货币政策受到全球金融波动的影响,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1]。Forbes和Warnock(2012)发现,大规模资本流动往往呈现出突然的激增、停止、外逃和收缩等波动行为,这被称为"资本流动浪潮",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2]。Tille(2019)的研究指出,全球金融周期与资本流动事件之间的关联存在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Forbes和Klein(2015)发现,对资本流动采取不同的政策反应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增加或减少金融波动。Ghosh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资本流入的管制措施可以减轻金融波动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周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政策反应选择等因素都对金融波动产生影响。这将有助于应对大规模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波动,维护金融稳定和可持续经济增长。

Reinhart和Rogoff(2009)的经典著作跨越八个世纪揭示了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复杂关系,显示出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时序关系。Kose等人(2012)的研究对金融危机和大衰退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进一步强调了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Eichengreen和Gupta(2015)的研究探讨了美联储减少债券购买的预期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发现预期中的资本流出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尤其是在金融稳定性较差的国家。这表明资本流动的预期变化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最后,Cerutti等(2019)通过资本流动数据提供了全球金融周期的实证分析。他们发现,全球金融周期的波动对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这揭示了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会对资本流动和金融稳定产生非线性的影响。

Brunnermeier和Oehmke(2013)在《宏观经济学手册》中全面探讨了泡沫、金融危机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资本流动对泡沫形成和金融危机具有显著影响,并深入研究了泡沫破裂对系统性风险的传播效应。Kalemli(2013)的研究探讨了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他们发现,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Rey(2016)在《国际金融》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他提出了"资本流动三角"理论,强调了资本流动规模、方向和组合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揭示了资本流动的复杂性,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2.2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

目前对于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研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跨国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的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减少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并降低了银行的脆弱性程度(Enrica,2001)。Anginer(2013)研究得出,银行的开放度越高,银行机构的稳定性就越好,也就是说,银行机构的脆弱性与银行的开放程度呈负相关关系。Chari等(2004)研究表明,银行体系稳定性与金融开放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金融开放程度越高的情况下,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就越强。Pierre(2020)研究表明,由于跨国资本的涌入,真实的汇率会上升,信贷会得到加强,从而增加了银行的稳定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跨境的资金流动给银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因为银行系统本身很容易通过内生性信贷泡沫作用而产生不稳定性,而且信贷活动(信贷紧缩或信贷扩张)也推动了金融的反复不稳定(Kindleberger,2005)。而跨国资本流动又会加强这些信贷活动,从而加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目前国内学者对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曹衷阳等(2021)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系统性风险影响不显著,而其他投资具有助推作用[2]。谢贤君等(2022)从风险累积效应和风险传染效应的角度探讨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跨境资本流动会显著增加银行风险,存在着明显的风险累积效应和传染效应[3]。顾海峰、张晶(2021)的研究聚焦于贷款竞争、存贷利差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发现,贷款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而存贷利差在这一关系中扮演中介角色。此外,跨境资本流动对贷款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银行家信心对此关系具有类似的调节作用[4]。霍强(2017)的研究侧重于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他发现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都有显著影响,而外汇储备变化则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正向影响[5]。李颖帅等(2023)的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总体上对银行稳定性具有负向效应,尤其是跨境间接投资会削弱银行的稳定性。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特别是宽松型政策有利于跨境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促进[6]

三、结论及建议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稳定和银行经营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使得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这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应该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的动态,并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来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这包括建立健全的监管框架、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披露,以及制定适当的资本管制和流动性管理政策,以维护金融稳定和银行经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Rey H. Dilemma not trilemma: the global financial cycle and 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ce[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5.

[2] 曹衷阳,关田田.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42(6):54-64.

[3] 谢贤君,王晓芳.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风险累积效应和风险传染效应的视角.改革,2022(2):127-143. 

[4] 顾海峰,张晶.贷款竞争、存贷利差与银行风险承担——跨境资本流动与银行家信心的调节作用.金融经济学研究,2021,36(6):82-97.

[5] 霍强.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17,33(13):156-159.

[6] 李颖帅.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与银行稳定性.金融监管研究,2023(6):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