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及监管探讨
摘要: 随着现代市场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了更好的发展。针对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也不断地随之而来。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进行探讨,总结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健全,互联网金融市场也在蓬勃发展之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与金融领域不断地进行融合与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风险与挑战。虽然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企业机构进行融资变得更加便利,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互联网金融存在着许多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不完备、金融环境不稳定并且外部冲击风险持续加大等问题。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及监管措施的研究探讨变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严格监管下互联网金融抑制性发展

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平台目前被较为严格的监管着,从开始的全国5000家P2P全部清零,从2005年发展至今的p2p行业,正式在2020年成为了历史,此后互联网平台将理财产品进行下架。另一维度,中国互联网用户高达十几亿,一旦发生风险就是波及全国的全民风险,产生的负面将不可估量。据统计,支付宝用户占到中国人口的百分之70甚至更高,向2000万多家中小企业和将近5亿个人提供贷款,运营中国最大的公募基金并销售几十种其他金融产品,这超过了所有的银行,将平台纳入监管体系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金融不规范易导致风险隐患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给市场带来了一些负能量。比如早期P2P猖獗的自建资金池,暴雷现象屡见不鲜,最终导致了投资者血本无归。再比如消费贷无底线的给消费者增加杠杆,给学生大开方便之门,致使借条贷、校园贷乱象频发。而上架在各互联网平台端的资管产品、理财产品在销售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包括虚假宣传、捆绑销售等。目前我国居民杠杆率很高,已经超过了G20国家的平均水平,站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多年来国民的快速加杠杆,必须需要停下来夯实基础,挤掉泡沫。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高度依托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如谷歌也无法保证不存在漏洞,互联网金融技术和信息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作为比较新兴的产业,在技术上或多或少存在不成熟现象,互联网平台在运作时将会面临技术风险。因此,互联网平台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也将会严重影响到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常运行,甚至出现平台严重瘫痪等现象。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导致由互联网金融平台传输的信息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更为严重的后果会出现信息的直接泄露,个人隐私全部被曝光,造成钱财的损失。

(二)信用风险

当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金融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便会产生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进行交易时,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平台会要求金融用户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职责、工作与收入情况、抗风险能力等,对金融用户的信用进行严格评估。然而,金融用户提供的个人身份信息是可以伪造的,金融平台无法保障金融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是真实有效的。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评估的全过程是在线上完成的,无法进行有效监管,无法提供有效的信用保证,造成信用风险。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传统金融体系固有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市场风险具有其新颖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同时具有普通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互联网风险。互联网金融面临着期限错配和资金流动性的风险,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零钱通等等金融产品都是临时性的短期性金融理财产品。一旦金融市场的内部产生了强烈的波动,随之而来就很容易出现投资者将资金集中进行赎回的风险,即出现了挤兑风险,很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在外部的投资者们预计将发生变化时,出现的挤兑风险将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危害。近几年来,我国进行调整利率下限,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波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市场风险变得越来越显著。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监管体系不完备

互联网金融市场面临着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问题,所以我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监管。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产业相互融合的衍生产物,因此便会存在不同的关系密切的部门的工作相互交叉的现象和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工作的现象。许多金融政府部门因为经验的不足等等因素的限制,出现了风险监管防范体系不够完善,法律空子被钻的次数太多等问题。风险监管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在监管权责关系和监管主体两方面。

(二)金融环境不稳定,外部冲击风险持续加大

国际上的外部负面冲击存在着很多的潜在风险,这些风险甚至成为影响全局的系统性风险。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在2018年时,A股被纳入了明晟指数,更多的外资将参与到我国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2020年年末,所有境外持有我国境内金融资产6.7万亿元,其中股票占3.4万亿元,债券占3.3万亿元。当前不稳定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之中,我国坚持并贯彻对外开放的方针,这将对我国外部输入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中美贸易战时,美国试图利用贸易战争减缓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同时贸易战争从贸易领域上升到了金融领域,最直接的体现是对我国货币的打压,外部冲击风险持续加大。

(三)投资者的投资意识欠缺

在我国的居民之中,大部分居民对互联网金融还十分的陌生,甚至完全不了解。还有很多的投资者虽然了解互联网金融市场,但是了解的程度不够深,对其仍然缺乏充分的认知行为,投资意识薄弱,也就是不具备能够进行正确投资的实力,从而出现了我国投资者亏损巨大的情况以及投资者被诈骗而不自知的情况。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监管措施

(一)加快健全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大多数是针对实体经济所实施的,对互联网金融起步虽晚但是发展迅速的金融市场,存在许多的管理漏洞,监管体系不健全,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首先,应当把各自的框架先梳理清晰,逐步健全对应的监管体系。其次,在实行阶段,应当对所有的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的信息审核,同时应当重点关注特定的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信息,健全并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最后,在复盘阶段,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违规违法行为严厉的打击。

(二)提升互联网金融相关安全技术水平

在监管工作中,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监管部门应该积极尝试运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为了能够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企业机构进行更好的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可以建议官方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技术水平。

(三)强化主体风险识别意识

首先,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可以采取分散投资方式,对多个平台同时进行考察,把投资按照安全程度进行分散平台投资,协调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较大限度上尽量降低风险。其次,投资者需要做好投资对象的收集信息工。最后,投资主体应当培养风险识别能力,能够努力辨别出一些虚假的非法投资平台,筛选出安全合法的投资平台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TanaiKhiaonarong.OversightIssuesinMobilePayments[R].IMFWorkingPaper,2014

[2]于赫.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8(20):115-117.

[3]张婷婷,刘梦琳.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监管探索[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02)41-46.

[4]黎春燕.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24,(12):89-92.

作者简介:王英杰(2000),男,汉族,河南省沁阳市,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