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小学美术学科跨学科教学进行了探索。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跨学科学科教学对学生美术素养、创新能力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TEM教育是在这样的社会需要下产生的。现在,正确地运用STEM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影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跨学科教育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对美术学科跨学科结合STEM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发,把STEM理念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带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符合小学课程整体化的需求,对今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一、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STEM教育思想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等概念的缩写。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实验、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所以在运用STEM教育理念时,必须遵守两个指导原则,一是多学科相结合的训练原则,也就是跨学科的教学,以及在自然科学的人文与建筑艺术的结合原则。相比于过去各个学科之间较为封闭的传统教育理念,STEM教育理念更多地关注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学科的整合及综合知识运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知识手段和科技应用来达到知识、情感、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情感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STEM教学思想的引导下,基于学科融合的艺术教学系统进行重新构建,充实审美教育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审美教育的快乐,又可以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许多小学美术教师都从STEM教学理念出发,深度探讨了美术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整合,希望通过 STEM教育思想和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把小学美术的教学成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和科学学科的整合

科学和艺术虽然分属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在教学中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美术教科书的内容丰富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地分析教科书中的内容,找到与科学有关的部分,把这些内容进行整合,这样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想象能力。例如,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现科学实验结果,通过绘制自然界景物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以及通过美术手工制作展示科学原理的装置。

通过科学课《宇宙之谜》这一章节的教学,我们可以将其与美术绘画技法和知识进行有机地融合,并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实践。在实践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连环画"这一表达手法,将《宇宙之谜》的科学道理用生动的绘画技法演绎出来。在学生完成后,可以将他们所绘制的连环画,放在一个手工制作的电视盒子中,一边播放,一边用适当的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形成进一步的引导,促使其可以沉浸在比较理性分析科学知识的连环画所构建故事情境之中。这样,既能让学生对漫画有更多的认识,又能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宇宙之谜》的科学道理,也能让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深层含义有一个新的认识。

三、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和音乐学科的整合

因为音乐和美术都属于艺术类,所以在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时,就会有比较多的共同点,从而更好地结合起来。从整体来看,美术课以视觉性为主,音乐课以听觉为主。因此,在进行跨领域的融合时,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用音乐来给绘画带来灵感。同样,一幅好画,也可以谱出优美的乐曲。

比如,在《色彩的色相》这一课中,教师采用的是颜色梯度法,让学生通过颜色间的差异来感受绘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事实上,本课程更注重的是意境的感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相关的音乐,将歌曲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演奏,让学生们在享受作品的过程中,对渐变的艺术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感受,随着旋律从强到弱、从弱到强,经历色彩的渐变。这样,既可以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又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让他们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去学习美术和音乐。

四、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

在艺术领域,图形的绘制和色彩基调的搭配是最为普遍的,因此,当学生们作画的时候,老师可以将他们与数学学科相结合,让他们去思考图形的大小、形状、长度等,并且,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特别的活跃,这样,老师就可以将数学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让学生们在美术教学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比如,在小学数学里,几何图形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课题。下面是将小学数学中的几何教学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种方法:一,让学生们去看一看美术作品中的几何图形和图形要素,比如点,线,平面,对称等。通过绘画、剪纸、拼贴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几何图形的美,并加深对几何概念的认识。第二部分,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几何形态与构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野外调查,让学生对建筑的几何要素进行观察和记录。藉由建构建筑设计图与建构模型,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几何观念,加深对几何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第三,把几何要素与观念运用在画面上。学生可藉由绘图与设计几何图形、图形与图形,来表现几何观念,例如几何图形的变形,几何图形的重复,对称的图形等。

五、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要求各学科教师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科融合的特征。信息技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育部下发的有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把小学美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结合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小学课堂上经常被提及的微课,它可以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课程和美术课程结合在一起,在《图形的魔术组合》一课中,要将信息科技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图形的构成和字体的编排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小学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们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并将照片上传到电脑中,利用计算机中的软件,让学生们所画的画活动起来。

总结:STEA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综合教学,小学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各个学科跨学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话题,也是新一轮新课改的潮流。我们可以确信,STEM教学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过小学美术课程来突出每一门课程的共性和优点,为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提供了一座桥梁,不同学科之间与艺术知识碰撞,既可以互相促进,又可以共同发展,从而使美术课程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使学生们的综合艺术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燕敏. 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探究[J]. 新智慧, 2019(1):1.

[2]林大汕. 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 000(0A2):157-158.

[3]马晴晴. 小学美术鉴赏课中跨学科教学的研究[D].聊城大学,2021.

[4]罗小雨.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美术课程跨学科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