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多元文化
DOI: 10.12721/ccn.2023.157048, PDF, 下载: 243  浏览: 2438 
作者: 张明静
作者单位: 石家庄市大丰屯小学,050036
关键词: 小学音乐;多元文化;渗透
摘要: 小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例如了解音乐作品中的乐谱、音乐符号、音乐背景、音乐乐器、音乐歌词等各种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都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来选择音乐的表现形式,丰富自己的生活。本文分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多元文化,希望在音乐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学习能力等,能够通过音乐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情操。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基础建设时期,教师在对这个时期的学生展开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展开教学工作,给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可以快乐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对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要求不断提升,希望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多方面知识的教学,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真实的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震撼,学习音乐文化,丰富自己创作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本人将围绕多元文化教学内容展开音乐教学的探究,并进行以下论述。

一、运用分类学习,渗透音乐文化促进学习

教师可以寻找不同国家的音乐代表作来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聆听和感受,说说自己在音乐中收获的内容是什么,感受是什么,对音乐的文化有怎样的理解。教师也可以结合乐器展开音乐文化的教学,引入不同的乐器知识和特点展开教学,通过音乐的聆听来让学生分辨这些乐器,感受不同情感的展现方式。中国的古典乐器和西洋乐器具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典乐器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而西洋乐器表现的形式则多是通过听者的感官来引发其思想和情感的体验,通过系统的讲解、赏析和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于音乐文化有更多的认知,有效提升音乐综合教学的效果,强化音乐文化教学的内容。

二、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式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欣赏民乐合奏作品《阿细跳月》时,首先,笔者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了阿细人在夜晚围着篝火跳舞的视频,视频中欢乐高亢的气氛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笔者顺势而为,带领学生学习“跳月”舞步,学生在简单的肢体律动中完全融入了音乐的世界。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学习这首作品的旋律,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鲜明的风格与特点,带领学生回归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完成整堂课程的学习。我国疆域辽阔,地域环境、风俗习惯都会对民族音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挖掘本土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音乐课程,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例如,江西的民歌大部分都是革命歌曲,因此,教师可以以红色革命歌曲为主题,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学唱江西民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革命早期,河北省地区的红军中占比很大,笔者引导学生学唱《兴国山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家乡。

三、引导自主学习,渗透音乐文化

激活体验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引导,让学生可以具备自主学习的空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习的内容,主动接受音乐文化带给自己的洗礼。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展开音乐文化的教学时,需要结合自学的元素来丰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了解音乐文化,赏析音乐内容,体会音乐带来的美好与快乐。比如,《小天鹅舞曲》是音乐课本中较为著名的教学内容,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教师在展开这部分的教学时,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多元化的文化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能力展开音乐的赏析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课下的音乐资料、互联网视频、文字学习等方式来了解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音乐内涵、涉及的乐器以及芭蕾舞的相关知识。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来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自学的环境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动手实践,能够更加真实的理解音乐内容,从多个方面吸收知识,潜移默化的提升学习音乐道德兴趣和意识,在后续的生活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音乐的赏析。

四、整合信息技术,渗透音乐文化丰富认知

音乐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教学科目,其音调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高低起伏的不同,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这种较为生动的教学科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展现,可以分为文字性教学、经验型教学、感受类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更加生动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引导学生感受学习音乐的快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对音乐文化内容展开教学引导,通过生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文化,感受音乐传递的情感。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力军,可以结合互联网的多样性展开不同类型的教学,能够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内容融入进音乐教学环境中,潜移默化的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音乐文化。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展开音乐教学,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逐渐收获不同的文化。比如,教师在展开《江南好》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多样性的方式展开音乐知识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江南好》中优美且欢快的情绪,让学生在 形成相应的画面感,对竹笛的声音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播放和视频播放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播放中感受音乐中的文化和情感,在视频中真实的理解音乐的背景,分析乐曲的结构,深刻的理解不同乐器传递的不同感受,同时可以结合视频的学习来了解江南的背景文化和风土人情,逐渐掌握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江南的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展开中国古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对中国的古代艺术进行学习,能够具有赏析古风音乐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回顾历史,感受中国的文化气息,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震撼。

结论: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也是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科目。音乐的出现和延伸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也可以体现人们的情感和创造性,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在音乐中,通过音乐来展现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是抒发情绪的方式,也是陶冶情操的方式。在对音乐展开教学时,教师需要融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来丰富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多样性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了解音乐的文化,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从中品鉴不同的文化素养。作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师,需要具备多样化教学的能力,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弘扬音乐的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笑.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作业设计[J].小学生(上旬刊),2022(03):82-84.

[2]周佳春.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音乐单元学习实践[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3(03):22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