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记者采访能力
DOI: 10.12721/ccn.2025.157021, PDF, 下载: 39  浏览: 161 
作者: ​黄祺茗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报社,100011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记者;采访能力;创新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成功改变了传统形式的生产与生活模式,虽然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同样也会对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而言,要想不被社会和市场淘汰,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提升,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创新采访方式,更加适应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媒体行业。

采访对象是新闻内容和细节的提供者,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是记者的基本责任和必备能力。一名记者需要信息整理、归纳、协作、摄影、网络等多种能力,但是在新闻稿件的采写中,7分靠采,3分靠写,与被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能力对记者来说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给新闻采访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对纸媒记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对记者带来的挑战,其次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记者需要具备哪些采访能力,最后总结了新闻记者采访能力的创新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对记者带来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信息获得方面更加便捷和迅速,新媒体在速度上远超传统媒体,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局限性,对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访不仅方式简单和多样,而且具有较高的采访质量,需要更深入、更加细致的特写,或者详实的知识背景才能够吸引读者。

在新媒体时代下,记者可以利用新媒体方式,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势,借助各种新闻采访设备对相关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新闻获取、整理和发布协同进行,如果加以画面形势将给予受众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采访模式更加高效和真实。

此外,对于传统媒体记者而言,通常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短板,如果不加快学习,一些记者还不适应新媒体技术和无法掌握新媒体报道方式,如果对一些采访设备应用不当,都会对新闻采访带来一定的限制。

二、记者采访能力提升重要环节

(一)采访中的提问

提问水平直接反映着一个记者的职业积累、社会经验和对事件本身了解认识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介、生动的语言调动采访对象的兴趣,获得对方的积极回应和详细解答,就需要在采访前对事件本身和采访对象本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同理心,先从心理上与被采访对象处于同一角度,与对方处于平等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相互理解、良好沟通。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尽量简短清晰地表达意思,过长的提问会让采访对象感到厌烦。准确地表达出采访的意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更重要的是尽量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准备,让被采访者与记者产生共鸣,让对方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有兴趣回答提出的问题。

(二)采访中的倾听

记者首先是新闻信息的倾听者和采集者。富有耐心和热心的倾听,是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倾听也是采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缓解,记者采访时不仅是仔细倾听,还要认真思考,对于获取信息、了解他人的故事、他人的经验和知识、拓宽视野,批判性地接受 信息等。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倾听其中的线索,同时要通过集中精力,让被采访者感受到被信任和被尊重,能够鼓励采访对象多透露信息,用倾听建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良好对话关系。倾听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好的倾听者积极主动听,从中获取信息和下一个问题,不仅要听到表面的文字意思,还要听到背后隐藏的内容,在倾听的过程中找到新闻能够传递的有效信息,同时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关注对方的变化,例如语言、语速、情绪、表情是否在讲述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这种拜年话意味着被采访者的情绪转变,记者要敏感地发现这个变化。当变化发生的时候,记者要判断出变化出现的原因。通过提问和陈述等方式,能够帮助记者总结听到的内容,同时引起对方的共鸣,引导被采访者说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三)采访中的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记录方式不断更新,也更加便捷化。但是对于记者而言使用最多的还是录音、笔记等方式。尽管新媒体时代有录像、直播等方式,但是录音做采访记录仍然有很多好处。借助录音时,可以向采访对象问更多的问题,可以心无旁骛与采访对象交谈,而不会担心漏项。回顾录音能够为写作提供真实的现场感,让记者回忆起当时采访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回到采访的氛围中。不可否认,在任何时候整理录音这项“笨功夫”都要下到位,将采访过程中可能遗漏的内容,通过回顾录音得到重温,尤其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采访,录音还能够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将录音与笔记相结合,在采访过程中将重点记录下来。记者所做的笔记应该为新闻写作提供生动的资料,并且能够唤起对采访活动的记忆,从而起到很好的协助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创新提高采访能力

(一)捕捉行业信息,获取最新的前沿观点

在新媒体时代做强新闻稿件,做出具有特色的新闻,时刻考验着记者的功力。时刻走在信息技术的前列,不仅是要获取快速的新闻,重要的是要对新闻的深度进行挖掘。在快餐时代,简单的陈述性事实已经无法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重要的是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获,从更加全面丰富的角度去挖掘新闻的细节,根据最新形势的变化进行追踪。面对当前报道的现实需要,媒体记者要持续更新专业知识,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是自己成为专业的内行,同时在不断更新的知识领域中,要将持续更新专业知识,获取最新前沿观点作为一项本职工作加以完成。而对于一些最新的观点,记者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于人尽皆知的信息要有自己的判断性,不能人云亦云。

(二)做好基础工作,提升综合能力

做好基础工作是新闻采访工作的最重要基础。基础工作首先包括前期采访准备。准备不但包括材料的准备,还包括心理准备,即将面对更多问题的思想准备。对于被采访者来说,最不愿意接受的是对本人和事件的不了解,这种低级错误也会让新闻采访大打折扣。要尽一切可能充分地了解所采访的人物、事件、尽可能掌握丰富的相关背景资料。同时在采访的时候要列好采访提纲,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对于采访内容的整理,对于专业内容,采访结束后要当天整理笔记和和录音以及写作思路,尽早整理录音和采访笔记,会了解自己采访的内容漏项以及缺项,能够及时补充和跟进线索。一切基础工作都是为详实、生动、具体、有意义的深度报道做准备,在快节奏的时代,认真耐心做好基础工作更加重要。

(三)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尽管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性尤为重要,然而记者在任何时刻都要坚守新闻人的职业道德素养。例如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无论新闻热点事件多么能够引起点击量和大众关注,更重要的都是新闻人的基本的职业道德。例如在一场灾难中,记者在事发后是否要第一时间对外公布相关家属反应,还是要有格外的人文关怀?记者务必要有正义感、同理心,坚持不懈的韧劲、不断质疑的制作和勤奋学习的钻劲。面对新兴事物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技术,记者要尽快学习、努力掌握,才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媒体中写出对读者负责的、客观真实的、全方位的解读文章,而不是一知半解,核心概念模糊,传播方式较为守旧等。同时,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在舆论传播方面的特殊功能和巨大潜力,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努力打造现代传播的新阵地、新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钢. 记者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提问 [J ].写作讲坛,2018,1:102-103

2. 潘晓娟. 专家型记者如何炼成[J ]. 应用新闻研究,2017,5:100-102

3. 李希光. 好采访技巧=提问+倾听[J]. 写作讲坛,2013,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