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物专访是记者采取个别访问的形式对在社会上已产生影响的名人、专家、先进分子等进行采访的活动。这类采访对记者的要求很高,要求记者要有较高的现场把握能力,场面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实现双方良好沟通。本文对2015年柴静采访丁仲礼院士这一语料以合作原则为切入点进行语用分析,探讨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语用注意事项,为了进一步促进采访的有效性和顺畅性,提高采访的语言质量。
一、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作为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揭示了言语交际中的一般规律,对会话含义的解释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王可,2021)Grice指出,会话双方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使会话顺利进行。(杜金榜,2013)因此,他提出了四个准则,分别为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和方式准则(manner maxim)。如果会话中的交际者都遵守合作原则,话语的意义就是字面意义。当人们有意识地违反合作原则时,此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二、语用分析
(一) 违反会话的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指的是所说的话是交谈所需要的信息,并且所说的话恰好是需要的信息。使用过多或过少的信息,都是对数量准则的违背。例如:
柴:这个排放权对于普通的国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丁:意味着生活的改善,意味着国家的发展,你的福利能不能够进一步地增加,也意味着你有没有工作;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是一个科学的结论,这个两度是怎么来呢?两度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计算机算就相当于算命先生的那个水晶球嘛,他不会去考察地质历史时期的时候升温、降温时候的那些变化,他就计算机算,算完了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假如升温两度,就会产生多少物种的灭绝,这是英国人有一个研究小组做的,这个结论马上就很流行了,流行以后,就是变成一个价值判断了,我们不能让它再增温了
柴静询问丁仲礼院士排放权对普通民众的意义,丁仲礼院士本可以只回答排放权对国民的意义所在,但他紧接着还说了二度是由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结果,忽视了地质历史时期的温度变化,很多人把这个结果当作是科学结论。这从侧面反映了丁院士不认可由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这个结果,他认为这一结果忽视了地质历史时期的温度变化因素,同时把计算机类比为水晶球也突出了丁院士对这一模拟结果的怀疑。
(二)违反会话的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指的是不要说虚假的和缺乏证据的话,例如:
柴:如果它模拟计算出来,这一切是可信的话,那不也是一个依据吗?
丁:你怎么知道它可信
柴:我们几乎是信仰实验室里所有依据数据计算出来
丁:它不是实验室,它是计算机,你怎么知道它是可信是不可信
柴:丁院士 我们当然知道科学界有反对和怀疑的声音,但是给我们的印象是因为IPCC这样一个研究的组织,它也是各国的科学家在一起拿出一份报告,而且也是因为有这个报告做基础全世界的国家会到那儿去开一个气候的大会,所以给我们的印象它是得到了主流科学界的认同的
丁:科学界有主流吗?
柴:我们理解的主流是
丁:科学家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当我知道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以后,我就马上意识到这个数量是非常非常小的,也就是说,比如说我打一个比方,我们现在是人均排放1.4吨碳,是碳,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是有个3.67(倍)的系数。如果是450PPM,这个目标定下来以后,那么今后的人均排放量只有0.8吨碳。
在该段对话中,柴静最先提出的问题遭到了丁院士的质疑,这表明柴静对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数据的可信度并不了解,紧接着可以发现柴静也并不了解计算机和实验室之间的区别,最后,柴静的主流科学家这一说法也遭到了丁院士的质疑。从中可以看出,柴静这三个提问都缺乏证据,她本身也不确定自己的说法是否准确,这导致采访的气氛变得凝重,也让受访者对柴静的专业性产生了怀疑。
(三) 违反会话的关系准则
关系准则指所说的话要有关联,所有提供的信息要与交际主题相关联、相联系,例如:
柴:他这个方案可能完全就没有按人口来计算
丁:你要问问默克尔本人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我没有机会,要我有机会,我要问问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本人,你觉得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
在该段对话中,柴静提出方案是按照人口进行计算,而丁院士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指出要问发达国家领导人这个方案是否公平。这从侧面体现出丁院士对于碳排放方案的不满和愤怒,也表达了丁院士认为柴静不应该再以该方案为准,因为这个方案本身就不公平。
(四) 违反会话的方式准则
根据方式准则的要求,会话中的用语要清晰简短,避免晦涩和歧义,例如:
柴:假如像您所说的现在这个方案发达国家又不接受的话,如果它就这么拖下来,这几年下去会不会情况就变得更糟了?
丁: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几亿年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这我很乐观,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同拯救地球是没有关系的,地球用不着你拯救,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有的是,地球都是这么演化过来都好好的
在该段对话中,丁院士并没有直接回答柴静的问题,而是通过举例几亿年的环境气候演化来表示这只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虽然不能从丁院士的回答中直接知道未来地球情况是否会更加糟糕,但能够大致推断出来可能地球气候问题会恶化。
三、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柴静的一些问题违反了质量准则,导致采访过程出现了采访者和受访者情绪对立的状况,也使受访者对采访者的专业性产生了怀疑。同时,丁院士的一些回答也违背了数量准则、关系准则等,以间接回答或举例的方式侧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避免和柴静产生正面冲突。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采访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要坚持质量准则,否则会导致双方互相的不信任和采访气氛的尴尬。同时,当采访者和受访者的观点不相一致时,应尽量违反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避免正面冲突。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柴静对丁仲礼院士的采访,发现采访者和嘉宾双方均有违背会话原则的情况,这导致采访过程出现交际双方出现剑拔弩张的不和谐情况。因此,本文建议在采访中要善于利用质量原则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当双方立场不一致时,应尽量违反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避免正面冲突。
参考文献:
[1].杜金榜. 语篇分析教程[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2].王可.从合作原则违反现象解读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以《傲慢与偏见》的人物会话为例[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1,29(0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