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初中音乐教学虽然在新时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部分思想先进的音乐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目的是借助传统文化的优势促进现存问题的解决,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长远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音文结合,融入人文气息
为了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采用音文结合教学法,为音乐课堂引入浓厚的人文气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为例,教师可以从人文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比如,这一曲目描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真挚的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为什么梁祝二人的爱情能够打动人心?再如,这一曲目控诉和鞭挞了封建礼教,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怎样的?中国又经历了怎样的反封建社会变革?又如,这首曲目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形式,而同时又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这种中西结合的模式使得该曲目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这种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音乐作品凸显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站在人文艺术的角度去分析音乐作品时,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音乐的影响,尤其是对其内涵深度的提升,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音史结合,巧用历史背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在劳动作业中生成的思想智慧结晶,它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缩影,因此,要想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采用音史结合的方式,巧妙地运用历史背景来指导学生思考与分析。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为例,这是一曲藏族舞蹈,学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来了解我国传统舞蹈形式——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舞步、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要想降低专业舞蹈解析的抽象性,教师可以从这首舞蹈的创作背景入手。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推翻了农奴制,解放了农奴,让曾经沦为农奴的藏族人民有了和其他人一样的平等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可以学习文化,可以参加文工社团,可以加入生产队,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的重要光辉史册。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同向前才有了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当学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了解、分析、思考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时,就能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并以此为突破口来了解民族文化的更多内容,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三)乡音教育,善用本土资源
要想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教师可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开展乡音教育,善用本土资源。教师可以先对学校所在的城市、区域等进行本土语言文化的调查和了解,然后从中选择若干本土文艺作品,可以是歌曲,可以是舞蹈,也可以是戏剧等,形式不限,在课堂上对这些本土的乡音作品进行拓展教学。经过前期的教学,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民族情感,而乡土音乐则进一步将这种情感细化,具体到了学校所在地的发展历史、风土风貌、文化习俗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乡土音乐进行分析和解读,谈一谈自己在乡土音乐的学习中产生了什么情感,讲一讲自己的父辈或者爷爷辈的成长故事等。教师要在音乐课堂中揭开乡土故事的面纱,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使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激发下,主动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播者。
(四)立足时政,关注社会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持续发展的,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能够与时俱进,我们在传承和发展时,应当结合时代的特点。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要立足时政,关注音乐作品本身的社会意义。以《爱我中华》为例,这首歌曲洋溢着浓厚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思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时政例子来作为教学素材。比如,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之一,在这里,平坦大道取代了坎坷山路,敞亮新居取代了低矮茅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云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新时期,铁路、公路、水路建设全面推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往来更加快捷方便,贫富差距也在一点点缩小,这些都是民族团结思想的社会表现。当学生能够立足时政去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必要性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理论思想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和谐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将传统文化引入音乐教学就成为了一项必要的任务,在开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大力实施音乐文化教学,最大化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萌发深厚的传统音乐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课文内容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积极开展拓展性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不断邀游,从而有效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洪旭. 初中音乐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研究[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1(2):2.
[2] 沈睿嘉. 初中音乐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 000(003):230-231.
[3] 冯雅. 让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在初中音乐课堂绽放[J]. 新智慧, 20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