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由于音乐课程是小学的副科,并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在音乐课堂中,只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在教学课堂中只是流于形式。与此同时,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过于注重音乐理论的传授,这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对音乐课堂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就会大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根据这一现状,小学就需要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完善重要意义
(一)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也加入了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行完善,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是,以往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会导致课堂的教学氛围并不浓烈,学生经常会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开小差的状况。基于课程改革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完善音乐教学课堂的评价体系,能够健全教师教学方法的综合评价,教师能够根据完善后的课堂评价,了解到课堂的教学反馈,根据课堂中教学手段的不足,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能够营造生动活跃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在课堂的音乐学习中,推动学生个人素质的增强。因此,基于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课堂的高要求,音乐教师要将评价方式体系进行完善,这样也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二)增强音乐素养的需求
在小学教学课堂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启发,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立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根据评价反馈将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收获更多,学校也要给予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充分重视,增强音乐素养的学习需求。建立完善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体系,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全面、客观的进行评定,利用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强化音乐素养的需求。
二、小学音乐课堂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教师在对课堂的评价手段进行重构时,要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基础,具体的分为对音乐课堂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方面,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对学生各个部分的音乐学科素养进行培育时,首先要建立独立学习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让学生能够沉浸于音乐学科学习的乐趣中,让学生能够享受音乐学科的学习,从而在课堂中更专注的掌握音乐学科知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进行《蜗牛与黄鹂鸟》的课程教学时,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引导性较强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展开说明自己对春天的印象。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当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将蜗牛与黄鹂鸟相关的动画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盎然生机。当学生逐渐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情境中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舞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一歌曲的舞动比赛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踊跃的参与到比赛,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音乐旋律的内涵,学生也会更用心的进行音乐理论内容的学习在课堂中逐渐增强自身对于音乐素养的文化理解。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学生随机分为不同小组,让小组学生选择差异化的表现形式,对这一歌曲进行表演,加强学生艺术表现的音乐素养,这样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能够独立的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时,需要根据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大大推动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音乐的美妙声音,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例如,在《走进戏曲—画脸谱》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校中搜集一些与戏曲相关的材料,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沉浸的体会戏曲的魅力,对戏曲的脸谱能够产生初步的认识,而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脸谱进行尝试,亲自体会戏曲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学习中,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提高,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对于各个方面产生自己的感性意识,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价思考实践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重中之重
音乐学科是一门比较考验学生个人创造性思维的艺术性学科,这也与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体验相关,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进行音乐学习的态度,进行全面评价。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的对课堂的教学手段进行调整,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大大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完善出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符的音乐课堂评价体系,有效调整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1]。
(二)明确评价标准
教师在对音乐课堂的教学评价进行完善时,首先要确定学生培养的方法与目标。教师需要利用教学措施,营造学习氛围,浓烈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产生学习热情,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学习动力,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实时根据课堂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例如,在进行《游击队歌》的教学时,由于这是一种革命主义比较强烈的歌曲,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与革命时期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进行观看,选择一些氛围较浓烈的抗争歌曲,学生能够在这一浓烈氛围中切实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变化,体验到歌曲的情感共鸣。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够推动学生个人素质的增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情感体会与审美意识进行课堂总结,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能够有着力点,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在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课堂的评价,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也能够方便教师的自我反思。
(三)确立教学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也就是着重于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参与音乐活动的表现,例如演唱、赏析、回答问题,将其所出现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在进行行政性评价时,一般都没有选择具体分值,形成性评价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对每个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将其进行记录。另外,形成性评价也是具有发展性的一种评价。能够客观真实的体现出学生的个人表现以及发展状况。比如说:成长记录册、师徒结对册等。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将课堂的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对某一时期学生所获得的音乐结果进行总结、回顾,大部分学校都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小学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艺术表现,例如,聆听、演唱、综合性的艺术表演等,这样才能够真实地考察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考验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例如,在五年级下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熟练的歌曲进行演唱,根据不同学生的艺术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另外,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进行,考察学生的音乐能力,能够让学生对音乐学科给予一定的重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利的[2]。
3.增值性评价
增值性评价主要是体现出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某一阶段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进行增值性评价时,将课堂中的教学评价重点放在每个学生的个人身上,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能够真正表示出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就能够利用增值性评价,及时的向学生进行反馈。这样,每一个学期学生都能够得到一个增值性评价,是根据学生个人差异性进行的。在进行增值性评价时,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是要照顾到每位学生,推动每位学生的能力提升,保障教学评价的公平性,这样才能够推动学校的多元发展。
(四)树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主体,重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发展。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手段,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将评价内容进行丰富,让家长,学生,教师三者共同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这三者能够进行互相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调整。比如说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可以设置具体的综合指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习惯与审美意识等,这样才能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还要注重语言的运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日常课堂的观察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长处,这对于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3]。
四、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基础上,小学音乐教师要将课堂的评价体系进行健全,这样也能够将音乐课堂的综合评价客观化、全面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利用创新的评价手段,能够让教师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到学生,在日常课堂中也能够有针对性地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多元化重构,能够让教师掌握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措施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享受课堂的学习,久而久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星.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中外交流, 2021, 028(002):1434.
[2] 徐月雯. 浅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J]. 读与写(上,下旬), 2021, 018(009):247.
[3] 王玲. 文艺博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J]. 学生电脑, 2021, 000(001):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