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DOI: 10.12721/ccn.2021.157496, PDF, 下载: 130  浏览: 2065 
作者: 王睿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150020
关键词: 财务管理;实践能力;教学;中职教育
摘要: 在进行中职财务专业实践教学中,需要根据当前中职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来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为中职教学的专业技能而不断努力,也为实践教学活动而不断开展,从其中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弊端来进行分析,不断的探究该改革路径,实现实践性教学的完善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中职院校的财务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自主选择性越来越强,对于人才的专业程度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打破了以前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市场主要需要那些操作能力强以及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用人单位一般会喜欢聘要那些操作技能强、业务熟练的学员,因为他们会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减少培训时间,要求一上岗就能用。所以,对于中职学院财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已经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中职财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不够先进
鉴于中职财务专业对学生具体应用能力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而是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我国的很多中职院校中,老师的授课理念仍是讲授为主,且普遍存在着授课模式方面的问题,教师往往将课本作为教学的核心。尽管这样做在某种层面上能使学生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其弊端同样不容忽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较为死板,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这导致老师成了整个课堂的中心,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走,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手段会造成学生理论掌握能力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却较弱的情况。
2.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由于国内很多中职财务教材都是根据西方的理论和实例制定的,因此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国内市场的情况。这种教材虽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却不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引导。首先,由于这些财务管理教材中的很多具体实例针对的都是已经上市的公司,然而这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上市公司的却比较少,因此这种教材的使用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培养出优秀的实践型人才。其次,目前我国财务的教材大都引进的是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但我国的财务专业发展水平和西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利用此类教材无法有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除此以外,这种教材习惯于将决策标准单一化,对于社会责任等非价值指标的关注度不足。
二、中职财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革新路径研究
1.完善现有教学计划
在进行中职财务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完善,先从整个课程上来进行优化,抛开传统中职财务会计的学习,通过一系列完善的计划,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训。以专业的学科课程为主,对财务会计知识形成一种很有逻辑思维的模式,还要通过逻辑性为主,将学习知识和系统进行充分融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的实践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完善,为专业知识和理论融合而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队伍训练
在完善中职财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学习,通过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学习,还要将财务会计工作进细节划分,使得各个专业的都能得心应手,对教学过程的知识点和专业能力,能够实现其教学质量和效果,让每个专业教师对实践过程中的各个问题,都能提出有效的能力。最后,完善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之外,教师在授课知识中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适当的应用到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把中职财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路径实现的妥当。
3.合理进行实训基地的训练
中职学院对于财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需要有相关的实践训练基地,只有建立一个好的实践训练基地,才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开发以及训练。中职学院建立的财务会计管理实训基地不能只是摆设,仅限于学生或者教师领导进去参观,要把里面设计成一个真实的公司环境,让学生进到这里面有一种紧迫感,感受到真是的公司环境,而不是打打闹闹。在这个实训基地里面,学校不仅要对于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公司管理理念、社会同行业竞争的熏陶。因此,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这就要求在实训基地里面不能仅仅安排一个专业的实训基地,要将各个专业合理的结合起来,做到各个专业的互利共享,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比较真实的公司环境,提高基地建设的利用率,又可以有效的防止资源的浪费,实现学生不出门就可以模拟公司工作的操作方法。比如,某中职学院建立的基地训练采用的就是相互结合的模式,模拟了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共享。除了这些,这个学校还与一些真实的企业相互合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训基地练习过之后直接到达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给中职财务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许多实践性的全新效果。
4.组织综合性的实习
中等职业学院应该对于快要毕业的中职财务会计学生组织综合实习。综合性实习主要是针对毕业生,以毕业生为主,在校生为辅,为他们组织相应的社会见习以及实习单位等等。所谓综合性的实习就是针对财务专业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提供帮助,及时的解决。为了促进财务专业的学生能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对专业技能的了解,学校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答辩会、专题讲座或者技能大赛等活动。这一实习方式要突出岗位的相互补充性以及它的综合性,其综合性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综合性以及经济业务的综合性,学生需要对这两方面有充足的了解和认识,感觉自己是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下进行会计核算,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所以,中职学院如果能够在学校设置模拟公司,模拟实训教学应该和企业财务会计结合进行,财务会计一般按照课本的章节进行讲解,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易让学生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将课本内容变现成实训,这样既能让学生对会计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又能锻炼自己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学生的实习目的。在模拟实训中可以采用小组方法,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在会计内控制度上进行岗位分工,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明确每一个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流通性,对于中职财务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更好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中职财务教学要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以及学校应找准自身定位,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适当调整教学手段。同时学生应在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从而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影.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亚太教育,2015(33).
[2]杨雨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8(6).
[3]郭姗.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财务管理教学探索[J].时代金融,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