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队伍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基础性工程。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大胆创新思路,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逐步形成教与管的有机统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新方式,希望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党员教育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教育管理现状

近几年,中共中央先后开展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一系列专项教育活动,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提高党员个人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有部分党员存在着思想现念上的错误,比如说认为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已经了解了足够多党内外大事,导致不注重党组织开展的培训学习,认为可参加可不参加,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党员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也使得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为复杂,随着社会的向前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着发生了许多变化,党员的思想观念也日益错综复杂。

(二)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党章规定党员享有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学习的义务,经常讨论和检查党员的教育工作,对党员个人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有必要的。从总体来看,党支部管理工作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当前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党员同志对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够,认为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只是组织学习一下,学习的质量和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记录和反馈,导致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二是个别党支部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想还没有转变,缺乏活力,导致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步步伐缓慢。三是有部分党支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基本要求,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的力度不够,使得党支部这一基本战斗保垒作用的发挥不得当,逐渐形成只是发展党员的阵地。

2.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单一

党员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以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了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之后,日常的党建工作内容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很难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难以吸引他们主动去参加到党组织举行的各种活动导致举办的活动效果不理想。入党后的再教育力度较为薄弱。在教育形式上,党员的党组织活动多以组织学习和下发文件为主,或者是看看视频录像等形式,并不能很好地结合党员的实际思想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交流活动,缺乏互动和对党员的吸引力,在教育内容上,对基层党员的个人素质,专业素质的培养有所轻视。

3.党员的党性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员的流动性较大,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薄,对自己党员的身份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到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没有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对基层党组织开展的教学学习活动,集体意识淡薄,对开展的活动消极应对,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思想和行动上没有与党保持一致,理想信念不坚定。

4.对党员缺乏考核评价机制

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制度,思想汇报制度,监督制度不够完善,有制度存在,执行又不到位,并没有将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不同层级的党员的教育效果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导致部分党员存在思想上的认知错误,比如说干好干坏一样,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导致党员积极性逐步降低。

二、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举措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一是树立围绕公司先锋文化为抓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当前,公司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地球物理公司的关键时期,党员教育必须抓住发展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职工群众奋勇争先。二是树立正面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开展党员教育,充分调动党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三是树立真诚服务的指导思想。把党员教育作为充分体现党内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关爱意识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引进鲜活的教育内容

一是加强党的先进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二是要加强先进科技知识教育。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对党员的市场经济和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已成燃眉之急。各基层党组织从实际出发,教育党员学科技、学文化、学管理,引导党员真正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模范。三是要加强党性教育。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道德、提高文化知识和提升业务能力、深化作风建设、强化组织纪律等六个方面的教育学习,树立党员形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采取灵活的教育形式

大胆创新党员教育形式,注重载体的新颖性和有效性。一是创新传统教育手段。通过党课互动、知识竞赛和场景模拟等形式,调动党员学习积极性。二是利用新兴的媒介手段。通过短信、博客、党建网站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网上党员教育”和“党员论坛”,加快教育节奏、扩大教育覆盖面。三是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充分调动党员受教育的内驱力。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实现从发言式到互动式、从集中学到自己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递进式转变,着力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

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是完善党员教育目标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是党员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分析党员教育情况和研究解决办法。二是建立监督机制。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使党员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发挥模范作用。三是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制定党员岗位业绩考核标准,既要考虑“德、能、勤、绩、廉”,又要根据不同岗位职责,科学制定量化指标。四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实施目标激励和荣誉激励,增强党员意识。

三、结束语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教育管理必须贯彻落实,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冶党的方针,不断摸索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