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白纪—种结合中医古方七白膏和三白汤的美白产品研制
摘要: 通过在七白膏的古方基础上进行加减药味的改变,将其研制成中药面膜粉,将古法三白汤汤剂制成三白汤果胶果冻状,且二者均无任何添加剂(色素、香精、防腐剂、增稠剂等),品质好。中药成分广泛适用于不同人群的肤质,能够有效呵护皮肤,通过外敷和内服的结合使用来达到美白的效果。该产品通过古法创新来达到效果显著,产品竞争力强的优势。

1绪论

1.1课题背景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于美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白”则是追求美难以逃避的话题。目前市面上的美白滋养产品配方大都相似,产品效果也比较单一,安全性难以保障,而中药美白产品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中药美容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中草药调节改善机体生理功能,通过辩证论和中医整体观念结合,可以使中草药美容效果达到最佳[1]

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草药的使用已经融入了华夏民族的灵魂,传统中草药化妆品古法代代相传。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大多学习西方的化妆品开发、营销等方法,人工合成成分类产品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中国市场。

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从中医药文化中汲取精华,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中草药化妆品,让世界认识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目前常见的美白化合物有:氢醌[2]、果酸、熊果苷[3]、烟酰胺、维生素C衍生物及甘草提取物等,市面上大多美白产品通过以上化合物的交叉叠加使用,通过干扰皮肤中酪氨酸向黑色素[4]的正常酶转化来达到美白的目的。而多种化学成分长期使用会引起皮肤的不良反应,甚至致癌。

我们希望通过传统中医药经方进行药味加减,并通过现代加工工艺对其剂型进行改良的方式,制得一种携带方便、美白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的美白产品,拓宽传统经方的现代发展道路,促进中草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打开中草药美白市场。

1.3产品作用机制

中医学认为,颜面晦暗无泽主要是由于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滋养肌肤、太阴气虚,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血瘀痰阻,脉不通,血不流、情志内伤,气机紊乱,血不能上荣、饮食失节,营养失调,肌肤失养或环境恶劣,风吹日晒等因素所致,治疗则以滋阴补肾、调理脾肺、舒肝理气、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5]

七白膏是中国的传统膏药,由七味名称中带“白”字的中草药配伍而成[6]

方中白术为君,补脾益胃,滋养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善治脾胃气弱,肌肤失养导致的面色晦暗或黧黑斑,为古方增白之要药;白茯苓助白术健脾益气,为臣;白芨补肺益皮毛,白蔹敛创生肌,其美白效果也早已被现代医学证明[]。在此基础上,我们减去白薮加入益母草使其更好地发挥美白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益母草含有硒、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细胞活力、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及抑制癌细胞增生等功效[7]

三白汤能够健运脾胃,调畅气机,滋养胃阴,通经活血,补气养血,滋养皮肤而达到美白的效果[8]。本产品将传统中药汤剂改良为果胶果冻状,性状更稳定且大众接受高,更易推广。

1.4 外敷内用的可行性

该项目是通过外敷内用结合的方法来改善皮肤状态,令皮肤焕白[9]。口服美白产品也是近年来美容及食品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10]。通过阅读一系列文献,在文献《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11]中应用中药内用外敷方法治疗痤疮,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且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在《中药外敷内用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12]中,内服加减后的二妙散,每天1剂,14天为1个疗程。将自制中药消肿止痛散醋拌湿或蜜调放纱布中包整齐,敷患髋前部,每天1剂,14剂为1疗程。局部医用胶布固定,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经试验得出该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并且临床治愈率高等优点。此外,在文献《中医药内用外敷治疗顽固性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48例》[13]中同样采用外敷内用的方法治疗疾病,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显示用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综上采用外敷内用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七白膏中药面膜粉制备工艺

2.1试验仪器和试剂

2.1.1试验仪器

打粉机、200目筛、烧杯、量筒、电子天平、称量纸、滤纸、密封袋、封口机

2.1.2试剂

纯净水,乙醇溶液

2.2药材鉴定

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棵树药材市场购入药材如下:白术、白茯苓、白芨、白鲜皮、白芍药、白蒺藜、益母草,进行药材鉴别。

2.3药材处理

将2.2中所述药材分别按照40g,12g,18g,10g,10g,10g,25g称量三份备用处理。

2.4试验过程

2.4.1七白膏面膜药粉的制备

将2.2中所述药材按2.3中所述规格分三等份分别混匀,将其中一份置于打粉机中计时打粉五分钟,而后过200目筛,将所得极细粉置于密封袋中备用,以上操作重复三次,每次得到极细粉100g。每30g为一份包装。

2.4.2使用者配比探究

①取极细粉9克,加入26毫升的水,所得物质混合均匀至呈糊状,20名受试者上脸贴合,能够均匀涂抹且不掉落,20分钟内保持湿润。

②取极细粉17克,加54毫升水,所得物质混合均匀至呈糊状,20名受试者上脸贴合,能够均匀涂抹且不掉落,20分钟内保持湿润。

③同上,取不同量极细粉重复实验三次。

得出结论,中药面膜药粉和水的配比为3:1最佳。

2.5成品性状

所得中药面膜粉粉质细且均匀,呈棕绿色,加三倍量水后成均匀糊状,绵密无颗粒感。

3 三白汤果胶制备工艺

3.1实验仪器

中药代煎机,纱布,500ml烧杯

3.2药材鉴定

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棵树药材市场购入药材如下:白术、白茯苓、白芍、甘草、蜂蜜、玫瑰花

3.3药材处理

将3.2中按白术、白茯苓、白芍各150g,甘草75g,蜂蜜20g,玫瑰花10g称量三份备用处理。

3.4试验过程

每两升纯净水配白术、白茯苓、白芍各150g,甘草75g,蜂蜜20g,玫瑰花10g至于中药代煎机中浸泡30min后小火煎煮至药液剩余一升。继续加入一升纯净水煎煮至剩余一升,过滤取其药液,分为500ml一份。

每份加入蜂蜜300ml搅拌均匀(药液和蜂蜜的比例为5:3),至味微甘,冷却至20℃。加入吉利丁片50g(药液和吉利丁片的比例为1:16),充分搅拌至吉利丁片完全融化。

将所得药液装入模具,冷藏4h,待完全凝结,每50g分别包装。

3.5成品性状

所得中药果胶为长方体冻状,切开后紧实无气泡,口感微甜,无明显苦味。

4 包装设计研究

4.1包装设计目的

将单独包装的七白膏药粉与三白汤果胶(冻状)组合包装,分别将其制成成为相同大小的条状包装,中间以易撕线作为连接。并且每盒三套该产品为一个疗程(一周)。运用分隔包装,卫生便捷,达到方便拿取使用目的。

此产品将三白汤由传统中药液改为果胶形式,大众食用接受程度高,方便储存,简单方便,告别了繁琐的煎煮加工,便利性大大提高。

5 产品前景

根据相关行业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美容业运行状况良好,处于中等较高收入水平。从业人员数量、美容机构规模、服务性收入和消费人群数量等各项指标均朝好的方向发展。祛斑,美白产品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医学美容界关注的焦点,也是美容界永恒的话题。

随着《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草药文化国际影响日增,并成为美白产品研发的宝藏。在中国,中草药整体销售市场已达数百亿元,国内中草药美白产品类市场也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东方女性历来崇尚的“肤如雪,凝如脂”的美白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刘笑婷.浅谈中医美容及未来发展趋势[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黑河市劳动保障技工学校;,2017:1.

[2][1]陈喆,高文分,李志远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氢醌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日用化学品科学,2023,46(06):23-27.

[3]王慧琛,王丽琴.熊果苷的应用及检测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2,24(04):71-74.

[4]蒋俊,陈红霞,汤兴利等.基于中医药美白理论的白及研发思考[J].中草药,2017,48(11):2313-2320.

[5]俞若熙,韩丽,秦灵灵等.中医养肤美肤之理论及方法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104-107.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12.038

[6]朱欣佚.这些中药能美颜[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7,(08):43.

[7]全雪莲,张广中.七白膏的美白作用[J].吉林中医药,2015,35(02):167-169.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2.021.

[8][1]柴玉,刘学伟.古今美颜“神品”大盘点[J].中医健康养生,2018,4(07):9-14.

[9].三白汤真能美白吗[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09):55-56.

[10]陈金定,宫建辉,徐熙明等.口服美容产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现代食品,2022,28(08):74-79.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2.08.020

[11]谢兴桥.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06):99.

[12]沈海彪,李俊宇,李品才等.中药外敷内用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26-27.DOI:10.16040/j.cnki.cn15-1101.2010.22.041.

[13]周勇,彭峥嵘.中医药内用外敷治疗顽固性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48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5-86.DOI:10.13194/j.jlunivtcm.2008.10.87.zhouy.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