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佛教的善的思想的心理诠释
DOI: , PDF, 下载: 25  浏览: 231 
作者: 郭晓飞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佛教;善;友善;戒定慧;八正道
摘要: 佛教的宗旨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无分善恶,亲近善知识能形成善的心理,亲近恶知识会形成恶的心理。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人们行善积德。佛教认为欲望是恶的根源,控制欲望,通过戒定慧、八正道等方式能达到善的心理状态。佛教关于善的先天本性的观点、善恶形成的思想以及善的自我修养方法符合心理学的有关规律。佛教的崇善理念及善的修养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价值准则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