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教育理论,其认为大多数的学科知识都不是孤立割裂的单元,而往往跟其他知识具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性,很多单个的知识概念是处在一个知识系统中,而明确这一知识概念在系统中的位置,以及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有哪些,明晰各自的关联性,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串联为相互结合的知识体系,这对学生学科素养与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支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研发出的一种现代科学教育方法,将其用于中职数学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改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教师应如何使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在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上教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本文就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务,对这一课题展开详细探讨和解析。
一、支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措施解析知识关联性
对中职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来说,其通常会处在一个知识系统中,跟其他的数学知识具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性,而如果教师在知识的讲解上,注意从系统角度出发,把数学知识所处的系统位置,跟其相关的知识都有哪些,各自的相互关系给予解析,则可以让学生不仅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含义,还能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构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便于学生把具有相似性的数学知识区分开来,防止不同数学知识与概念的混淆、记错。但是因为数学知识结构关联的复杂性,如果教师仅使用口头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系统位置与相关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出现认知障碍与认知错误。而如果教师使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使用思维导图,线性图,结构图,立体模型等可视化的方式去解析呈现数学知识跟其他知识的相关性,则可以让学生十分直观地了解知识,掌握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如对于“函数”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视频多媒体设备,以结构图和线性图方式解析函数的构成和其在数学中的地位,教师可以先把数学分成代数学,几何学等大的分类,然后在代数学中为学生指出函数的位置,进而通过对函数实施分类,分成原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分类,让学生理解函数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其上下级相关数学知识的关系,这样通过以支架式的教学方法,系统解析函数知识,可以使得学生不仅了解到函数的数学概念,同时也了解到跟其相关的其他数学知识,弄清函数在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函数知识。
(二)利用原有知识储备进行导入
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上,很多新教授的数学知识,往往跟以前教师教师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拓展递进关系,而如果教师注意依托于之前教授的数学知识,以之为基础进行支架式教学,利用原有知识储备进行导入则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循序渐进,把具有关联性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这对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防止知识混淆,形成知识系统都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如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先从函数知识说起,以先前教授的知识作为依托进行导入,让学生从之前学过的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样学生可以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更为清晰,并且将新接触到的函数知识嵌套到以往自己接触了解的函数知识系统中,从而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果,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支架式教学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教学支架要注意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由于中职数学的教学中,很多知识概念已经属于较为高端、专业化的数学知识,因而跟其具有相关性的周边数学知识可能比较多,而某些数学知识的上级概念和下级概念可能也较为复杂,因而教师要注意,对数学支架的构建,要有所取舍,不能事无巨细地把数学知识有关的所有相关知识点都罗列出来,而应尽量以让学生明晰该知识在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上下级关系,相关数学知识中主要的,跟中职数学有关的知识点有哪些,这样就够了,尽量不要让教学内容超出中职数学教材太多,一方面会导致教学过程拖沓冗长,同时也会为学生造成学习压力,教师应控制好支架教学上相关知识点的选择,尽量简洁明快,这样才能让支架式教学取得理想的实施效果。
1.合理规划好教学支架的耗时
由于支架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超出中职教材内容的一些数学知识进行拓展讲解,因而合理规划好支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时间十分重要,如果教师不注意时间规划的合理性,在讲解某一个数学知识点的同时,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实施支架式教学,必然导致后续的其他数学知识没有时间详细讲解,甚至导致课堂教学延误,正常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教师要在每一课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始前,提前做好支架式教学环节的设计,对其内容,耗时等实施科学规划,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使得支架式教学不至于占用过多时间,而影响其他教学内容的开展。
三、结语
综上,教师引入支架式教学改善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注意一方面做好支架式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积极跟学生沟通,了解支架式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上的实际作用,只有学生切实获得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才能起到以支架式教学改进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积极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志隽. 支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 37(2):3.
[2]李琼. 探究支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文学少年, 2021(13):1.
[3]桑圣美.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