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各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均深度探究柔性管理特点,能借助其优势解决企业经济管理不足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综合实力,对外界因素、内部问题等均可细致处理,稳定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发展地位。再加上柔性管理的刚性特点影响,企业能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始终都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调动人员积极性,强化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柔性管理的内容
柔性管理是企业变革的最有效管理手段之一,它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在实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经常可以看到刚性管理,因为刚性管理能够让员工工作更加高效,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员工只能根据管理规则做事,缺乏人性化使员工在极大的压力下工作。而柔性管理就不会有非人性化的规定,柔性化管理更加对人的日常生活、健康、心理状态等进行考虑。柔性化的管理更加考虑员工的个性,让员工处于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内心不会对工作有抵触,提高员工的自主工作积极性。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历时性,而非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
2、柔性管理特点
一方面,是满足员工各项工作需求。其最大特点就是内在驱动性,符合现代化企业的创新发展要求,在日常发展阶段更关注企业员工的行为、心理、情绪等,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各项工作需求,才能深度激发员工潜力、创造力等,降低人员管理难度,每位员工责任意识增强,可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实际成效突出价值。例如:满足员工各项工作需求,其中就包括物质需求、自我价值追求方面的需求等,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整合运用,发挥着激励作用,成为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内容,为每位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尊重,有效增强员工综合能力,并共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是适合行业市场发展实况。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企业之间竞争力增大,考虑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就需做好内控工作,主要核心放在经济管理方面,选择柔性管理模式为企业快速地适应市场发展形势,企业能在人才管理方面提出新的培养方案,注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引进,依据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提升人员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等,企业各类资源合理分配,依然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3、改善企业柔性管理模式中面临问题的策略
3.1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企业良好运行
企业要积极追求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不断改善产品,以减少生产管理成本。企业必须不断改善产品效能,转变经营管理思路,以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要。而柔性管理模式就是一个灵活的经营模式,它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从而改善企业的产品效能,为企业持续研制和完善新产品,以丰富产品种类,把单个产品转换为多样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灵活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吸纳更多的消费者。它也能够保障企业在产品制造和营销方面的良性运转,从而减少因为严格的管理框架所产生的繁琐的生产延迟和低效率的问题。柔性管理在高效管理企业经营、提升企业产出效益、维护企业良性运转、控制企业成本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3.2合理协调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
柔性管理理念诞生于柔性化生产的背景下,要求企业的生产管理实现自动化。因此,对照柔性管理理论及实践要求,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具备全面实行柔性管理的条件,实践中,不能完全否认刚性管理的价值。所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必要时发挥刚性管理的传统优势,以向下发布指令的形式,推动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而不是无视柔性管理理念落实的障碍,才能保证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而柔性管理可作为有效弥补刚性管理缺陷的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研发设计等环节,发挥其可以发掘员工创造性的优势。采用这样的策略,合理协调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可发挥经济管理的最佳效果,推动企业的有序运营。企业经济管理普遍涉及诸多环节,因此,企业应以实际管理状况为参考,构建系统、严谨的管理机制,详细规定特定的硬性指标,诸如安全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建构刚性管理格局;企业管理者可放宽管理权限,给予各个部门一定的自主决策权与管理权,使其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完成自主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3.3建立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日常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则需要做好柔性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打造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和经济管理体系。由于单位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经济管理制度在建立之初必然会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单位从上到下要积极积累经验,积极推动经济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在创新经济管理制度体系过程中,单位内部更重视柔性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并根据个人差异及岗位不同,保证每名员工的自身利益。针对员工考核宜确保考核的多样性,并将考核贯穿于员工工作的始终。对于员工具体考察时,宜以每日工作总结、同事评价及日常工作完成效率等方面入手,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4构建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时代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平台,为部门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巨大便利,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最大化的发挥出柔性管理价值。精简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层利用信息管理平台直接与基层员工对话,科学布置工作任务;员工也可以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请示上级领导,快速予以解决,避免风险危害和损失的进一步扩大。经济管理人员实时动态的监控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达成情况,调整工作计划,运用信息管理平台与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对接,及时纠正企业的错误决策,企业经济效益会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
结束语
在柔性管理模式实施解决中,也突出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间的平等关系,不受传统思想与模式禁锢,重点考虑企业文化、人员职业素养等,才可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维护企业与员工的融洽关系,强化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与自我能力,为企业稳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根据管理工作要求创设管理部门,而不是盲目地开展管理工作而增设无用部门,确保每位员工均能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中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突出柔性管理模式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协调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0(22):90-91.
[2]段续洪.大学生管理中柔性管理理念的整合实践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0(8):177-178.
[3]宁秀君,段树红.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13):51.
[4]解广宾.简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文渊(小学版),2019(8):437.
[5]郭庆雯.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