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供电企业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电力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供电企业无法通过细分市场、产品差别化的策略来增加竞争优势,供电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成本上的竞争。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企业内部计划与控制的有效策略,在供电企业内部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1.分析供电企业财会管理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优点
1.1有效减少企业的生产风险
供电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也能有效地预测以及评估每个部门资金状况,起到监管企业现金流转的作用,有利于企业能规避投资风险。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主要是以构建流通资金管理部门,并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投资现金,确保资金的流通,同时也有利于每个部门都能正常运行资金活动,也能有效减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就企业的管理体制来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
1.2促进企业逐步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不断改革,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也不再是局限于传统的收支管理体系,而是逐步转变为集资化以及投资化,因此企业也应对企业集资项目进行集资管理或者预算管理。企业逐步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实际上也与企业的发展是一致的,其为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财务工作人员顺利开展预算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利于企业在各项业务以及项目运行中更加有序地筹集并利用资金,确保达到预期的财会管理目标,由此可知企业能顺利开展工作主要是依赖于全面预算管理。
1.3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全面预算管理与传统的预算系统相比差别比较大,前者是有了一定的创新后的新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以及节约生产成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企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其优势来分析,主要是有以下两个方面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一个是切实发挥控制成本的作用,另一个是在各个生产部门中分散预算指标,为取得相关的目标奠定良好的保障。就企业的生产经营来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也已经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中,确保企业的资金活动也都能有效按照相关的预算标准严格执行,有效控制预算,让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将全面预算应用于供电企业财会管理中的方法探究
2.1.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我国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落后、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缺少管理预算的委员会以及相应的责任中心,让财务负责预算管理,缺乏组织管理体系的权威性容易导致部门协调失衡。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将预算管理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预算与企业无法分离,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共用,使企业健康发展。业务预算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解决了企业中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协调问题,像是数据口径对接不上、预算数据准确性低等,保证了全面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体制,采用多样、科学、全面的财务指标作为全面预算的评价标准来对企业进行评估,可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全部实际情况,促进企业健全发展。
2.2.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供电企业的现存问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为建立供电企业全面预算体制,达到预算管理效果,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关系、健全企业管理责任制度,让各个部门都能熟悉自己的职能,做到管理到位、责任分明、全面监管。从决策开始,到执行过程,再到最后的结果考核都能做到实时监督。其次,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具有实际监管权利的预算管理部门,部门人员可以由行政管理的高层领导、经营管理的领导、财务总监、市场经理、审计等人员组成,再由该部门对企业实行预测、审批、考核等宏观调控,保证财务部门的主要地位,要财务部门担负起预测和修订草案的职能,对预算管理部门的工作结果负起责任,并依据突发状况实时调整方案,在生产过程中起到监督作用,及时做出总结、考核、分析评价,让企业保持收支平衡,平稳运行。包括上述几点在内,供电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还要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保证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理可循,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正常进行。
2.3.完善企业内部协调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预算体系是针对整个供电企业的,它规定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收入、支出、利润等方面的目标,涵盖了企业的所有部门,并参与企业经营的全部过程,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是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营、按全面预算方案达到企业预期目标的重要内容。企业预算的编制是企业所有业务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性质制定出相应的预算,并提交有关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并交由财务部门汇总,上交预算委员会审查。因此,建立全员参与预算管理体制就十分必要,有职代会对企业预算方案进行审核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要保证企业进行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涉及资金的使用、分配、收集、收回等财务活动,都要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进行预算控制,保证预算管理体系在供电企业所有经济活动中的控制作用。企业内部组织的协调是保证企业全面预算制定的合理性、可实施性的保证,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在供电企业财会管理的应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4.实现现金的平衡运转
电力行业的资金流量都很大,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因此现金流量的预算和供电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金在企业中的运行就如同血液在人体中的流通,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掌控了现金就等于控制住了整个企业的命脉,所以实现现金的平衡运转是全面预算管理在供电企业管理应用中的核心内容。为实现现金的平衡运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成立资金运转中心,加强对资金、投资等方面的管理,加速现金的流入,提高资本支出预算管理的方式来集中各个部门的资金,优化内部资金的调配,维持现金流量与平衡。二是通过将电费收缴账户进行回收,让用户的电费由网上银行直接拨到公司账户上面,以更好地吸收流入资金,避免发生电费收集迟缓、停滞不前、环节过多等现象。最后是加强电网方面的建设和投资管理。电网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对于较大支出额度的项目要做好相关的预算和评估,严格控制预算,可以有效的减少资金的流出,实现工程的最高性价比。
2.5.设立科学的预算评价标准
科学的预算评价标准给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执行提供了标准的量度。仅有好的全面预算机制,而缺少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标准也会影响到全面预算的顺利执行,导致最终预算结果不准确。如随意地制订预算评价标准,盲目地增减预算金额和项目,可能会导致预算管理存在空白或是预算项目幅度过宽等问题,造成全面预算失去效用的局面。由此,以历史数据为参考,比照行业内先进的标准,结合年度预算的具体状况进行预算编制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这样的预算评价标准才能做到有理有据,让企业可以准确的执行预算方案,从而让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总结
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体系、制度和理念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杰.探索深化基层供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J].财经界,2015,32(1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