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刘辉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六小学,726000

摘要: 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班级整体水平,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灵魂人物,也是班级的核心,对未来班级的成长与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通过有效的班级建设,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构建出和谐与健康的班级风气,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下健康成长。

一、教育评价改革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寄予厚望,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实施机制,以纠正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不科学趋势。他指出,必须坚决克服“五唯”问题(即唯分数、唯升学率、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解决其作为教育导向的问题,反对教育的功利化。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需要改变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做法。这些观点和指示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指引着教育评价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全面和科学的方向发展。首先,可促进教育公平与多样性。教育评价改革不仅能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还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教育公平,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和特长。其次,教育评价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内容具有重要作用,鼓励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二、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策略

(一)制定分层次、个性化的评价系统

小学班主任在应对学生多样性方面,需采取更细致和多元化的方法,涵盖学习成绩、情感、社交和创造力等多个方面。为此,班主任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如自我评估表、同伴评价和教师观察记录,从而全方位搜集学生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于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群体,班主任应制定专门的评价计划,以确保这些学生可以获得适当的关注和支持,如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状态和个人兴趣,以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和理解。班主任对学生给予个性化关注,不仅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评价标准和方法,使之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班主任还需在班级内部营造一种支持和鼓励的氛围,确保每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得到认可。班主任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综合运用多种评价工具

为了优化小学班主任在评价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学校可综合应用传统评价方法和现代技术,由此创造出一个更动态和互动的评价环境。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教育软件或在线平台跟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及时查看和更新学生的表现,并使学生及家长能方便获取相关信息。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其更具有透明度以及开放性,能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在评价工具的使用上,班主任可以把观察记录和学生的自我反思结合起来,为获取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在课堂观察中,除了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班主任还应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情感反应和社交互动,鼓励学生定期撰写自我反思报告,使学生能够强化自我认知。同时班主任能从学生的角度更深入理解学生学习体验。此外,同伴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互动学习工具,在小组作业或团队项目中尤为重要。通过同伴评价,学生可以评估对方的贡献和表现,既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和公平性的发展,也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这种互动式评价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同伴那里学习,还能教会学生如何提供和接受建设性的反馈。最后,班主任应定期分析收集到的评价数据,以更全面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趋势和需求。基于这些信息,班主任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学习体验。

(三)情境化的行为和学业评价

班主任在自然和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可对学生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评价。这种方法不仅贴近学生的真实表现,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社交场合中的成长与进步,使得班主任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改进空间,从而为不同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可以实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应、提问的频率和质量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方式。在教学评价中,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口头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非语言行为,如肢体语言和表情。在团队项目中,班主任观察学生如何与同伴合作,包括分工、沟通效率和冲突解决能力等方面,理解学生在团队环境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学习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协作和沟通。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学校活动,如科学实验、艺术展示或体育比赛,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评估学生的创造力、适应性和问题解决能力。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应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口头讨论、写作业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还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估。

(四)强化正向激励和成长性反馈

小学班主任在评价中,不应仅局限于实施有效的正向激励和成长性反馈,班主任还要为学生提供正向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支持性和鼓励性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长期学习动力。班主任应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表扬。例如,对于在数学上取得进步的学生,可以称赞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对于艺术领域表现出色的学生,则可以赞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个性化的赞赏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关注及认可。在评价学生时,班主任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发展,而不仅仅是最终的成果。例如,对于在解决复杂问题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面对需要改进的方面,班主任应提供具体且实用的建议,而非模糊或负面的批评。例如,遇到阅读理解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建议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策略,如做笔记或讨论关键点。此外,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识别自身的优点和提升领域。这种自我反思过程对于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和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除此以外,班主任还应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继续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我管理以及发表看法的机会,使其在亲身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思考能力以及独立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媛媛.谈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J].当代家庭教育,2022,(4):182-184.

[2]周莉.人本主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23(1):180.

[3]宋玉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学周刊,2022,(15):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