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可以很快接受全新的事物,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受到传统模式的约束,导致他们不断排斥教学内容,而微课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其兴趣,促进传统模式的改变,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借助微课的核心优势,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微课,能够充分完善教学模式,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全面了解所学知识。在以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实现学生逻辑思维技能以及数字感知技能的培养,于是应该开展抽象知识教学,大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会不断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极其单调以及乏味。大部分学生都失去了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成效并不好。通过有效使用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针对相同的知识点,能够从若干个性能上呈现出来,使学生全面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进一步实现反复学习以及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年龄尚小,心智依旧处于发展时期,于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很难集中,一般小学生很难学会数学知识,会不断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使用微课,能够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展现难点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以前乏味的知识进一步转化成形象的知识,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微课,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
在数学课堂中,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将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重难点知识也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尽管教师会充足备课,但是也常常会出现课堂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因为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把握不牢固,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这就导致课堂进度缓慢,讲透和讲完之间不能兼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平衡这一问题,在课堂中融入多个精简的微课突破重难点的内容,实现高效课堂,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知识时,很多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因为本节重难点内容较多,很多学生在等价转换等方面都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这个问题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导致的。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在网上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名师微课,带领学生学习。在几分钟的微课中,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把握住重点内容;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分析后举出几个经典的例题,实现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查缺补漏,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升。教师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讨论运用微课后学生的感受和意见。学生反馈,微课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重难点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当前,教学目标和执行方案均以“确立学生主体位置、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并不局限于教师单一讲授这一途径。由此可见,在微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针对疑难点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回馈。由于微课本身具有内容简单、主旨明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复习环节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设计2~3个教学问题,以游戏、视频等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所回答的答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具象印象,便于讲授环节的开展。例如,在学习“负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时讲授完毕,为学生播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视频播放完毕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比如:当温度是负数的时候,温度是高还是低?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寻找答案,并在下次课前予以回答正确的第一人奖励。这样一来,不仅回答正确的同学会努力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还能够间接促进其他学生再接再厉。
(三)完善微课制作手段
微课的制作手段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利用微课时出现展示图片不清晰或是视频播放卡顿、无法正常播出等,都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排斥、抗拒等情绪。特别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此类特征更为明显。有些教师在课件选择时,往往会在互联网上选择成品课件直接应用。有些教师甚至对课件并不了解只是为了迎合形式而应付了事,导致本人无法掌握讲授进度和情况,学生自然也无从反馈,久而久之产生消极情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前没有先行播放课件就开课,导致在讲课过程中时常出现音频变轨、视频画屏等情况,不仅延误教学进度,还挫伤了教师讲课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遏制上述情况的出现,教师应当完善微课制作手段。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作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在“圆锥的体积”一课讲授中,利用Flash演示动画向学生展示圆柱的底面积与高同体积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时间安排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找不同的游戏,在多种形状中找到属于“圆锥”一类的物体,找到图片中所隐藏的数字计算出其体积。教师在整个讲授过程中需要明确,只有对微课教学环节做出有针对性、趣味性的设计,才能够发挥它的最大效能,实现知识的延伸。
三、结语
总之,微课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掌握微课的具体运用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进而在微课教学中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殷海燕.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8(1):148-149.
[2]万广涛.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