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开展绿色农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应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观念上的指导,以求打破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与传统的农业技术比较,绿色农业技术具有无可替代的优点,然而,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更多的实践问题。绿色农业技术的普及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要求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来加强对害虫的有效控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农业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以及难点
1.1.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种植环境恶化
由于各个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使得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而环境退化问题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也就越来越明显。乡村地区的企业无序排放污染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导致农田土壤中各类重金属、化学污染物的严重超标,土壤营养不良,土壤生产力降低,化肥、农药的无序超量使用也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1.2.传统农民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接受度不高
尽管最近几年,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某些发展比较不发达的地方,农户的教育水平和个人的技术水平都比较差,其绿色农业种植观念也比较淡薄,大多数农民还在使用着传统的种植方式,他们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可度也比较差,这就造成了农户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识不足。同时,因为目前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尚处在起步和发展的初期,所以一些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意识还不够强,他们的工作热情也比较低,这就会严重地影响到了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2.1.加大力度宣传
然而,部分农户因文化水平、家庭收入水平等原因,在生产技术上仍有欠缺。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有些农民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农田里一味地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与之有关的食物质量问题,若继续存在,同样会严重地影响到地方的农业经济发展。为此,有关农业部门应制定一条合理有效的绿色种植技术的途径,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进一步了解到绿色农产品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功能。
2.2.提高资金扶持
与常规的种植方式相比,绿色农业的耕作形式和耕作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耕作的时候,它对绿色种植技术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就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高效的检测和分析,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经费来进行执行,这样就可以提高绿色农业的技术专业性。所以,在开展真正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要构建一整套的支撑系统和策略,制定出有目标的服务系统,并设立对应的农业补贴,来推动农户在实践中的创造性。另外,地方政府要及时协助农户解决生产困难,向农户传授绿色生产和种植理念,推动绿色生产和种植技术与农作物生长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将自己需要的农业服务内容告诉农民,着重强调了当地的土壤环境、种植农作物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所造成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该对农户展开实际的技术指导,以现有的技术内容为依据,对技术进行改进,进而提升农户的经济水平。
2.3.完善服务体系
有关部门应完善已有的服务体系,包括种植地点、材料选择、生产技术选择、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农户的生产。同时,要给农户一个合适的销路,尤其是要在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实行价格保障,避免出现销路不畅的情况。技术人员要对目前的绿色栽培技术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与农民一起探讨出一套适用于本地的技术方案,进而对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善。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应该对现阶段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总结,用新媒体的方式将成功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案例进行展现,并与农户进行交流,对宣传计划的内容进行指导,并指导企业进行标准化经营,从而提升整体的种植和推广效果。
3.绿色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3.1.加强精准防控实现综合治理
对农作物病害进行综合防治,是实现农作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将大数据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起来,精确地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阈值,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病虫害防控的大数据预警机制,在由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超过了预警阈值之后,就会通过相关的信息系统,向管理者发送报警,并采取一种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治理。在农作物病虫害对作物造成的伤害被限制在一个合理的区域之内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生态系统的自我防御体系,来对其进行非人为的调节和控制。在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大规模的破坏的时候,可以引进一种合理的防治机制,以精准使用化学农药,并尽可能利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进行持续的防治,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状况。
3.2.采取多样化种植技术重塑生态平衡的种植环境
在绿色农业的种植技术中,病虫害防控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采用多样性的种植技术,用科学技术的方法来重新设置绿色生态体系,对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的单一的种植方式进行改造,逐渐提高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限制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从而实现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多种作物的种植,对于前者,就是要科学把握种植和作物收割的时间,而后者,则是以品种类型拓展和地理空间拓展的方式,实现多样化的种植。
3.3.加大技术力量投入提升农村产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国家应该加强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其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以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基础,与已有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资料相结合,构建出一套系统化的培训手册和宣传体系,对农户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技术脱贫。农业产业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作人员要增强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的第一手数据,对在种植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广绿色农作技术,应用害虫控制技术,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潜力很大,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绿色发展、生态农业与高污染、高病虫害损失的矛盾还会继续,但是,绿色农业的发展最终将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苟光乾.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及病虫害防治的策略.,2022-07.
[2]杨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建筑技术科学,2022-08.
[3]日孜瓦古丽·吾甫尔.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建筑技术科学,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