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袁丹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中海小学,315100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既能促进智力发展,又能使学生掌握数学逻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说,计算能力的锻炼贯穿了小学的整个过程,所有的数学问题几乎都需要计算,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非常重要,必须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2.1571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计算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方面,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1]。基于此,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程,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对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的创新。

一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保证,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被加强,那么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主要目的,以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计算法则和定律的支持,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计算知识储备[2]。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强化训练,拓宽他们的思路,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但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知识,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必须将其作为计算教学的根本要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一)眼口结合,增强学生计算感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而忽略了他们的计算过程。由于年龄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数学这一类抽象知识的理解上会有很大的难度,不能完全理解计算,而正确计算结果的获得也是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的[3]。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计算感知训练。由于计算需要眼睛、大脑的配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种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口算能力。

(二)结合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运用知识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应用,导致了学生在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影响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指导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4]。比如,在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老师可以在练习时根据学生的生活设定数学问题,比如小红放学后去帮母亲买菜,花15块钱买了5斤西兰花,请问一斤要多少钱?以购物情景为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老师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独立思考,若发现不懂的问题或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组间交流,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难题,实现共同进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进行讨论,并通过集体的努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主性,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外练习,增加学生计算实践

所有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小学的数学知识也不能脱离实践来进行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外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外时间里,通过对数学计算的练习,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数学运算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在实际应用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在安排课外练习时,数学教师要遵循合理、科学、贴近生活的原则,绝不能把课外练习当作课后的作业,否则不仅没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统计”的学习中,为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把学习目标和核心素养要求融入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安排课外练习——陪爸爸妈妈去买菜的时候,顺便统计一下买了什么菜,以及每种菜的数量。这种课外实践活动,既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又不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习得数学知识,从而实现课内、课外双环境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和良好数学学习观念的目标。

(五)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中,老师遵循传统的教学思想,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5]。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教学情境:一处小湖里鱼儿众多。某日,一群垂钓者相聚于此垂钓,一下午的时间12人都渔获丰厚,且满载而归。最后他们数了一下钓上来的鱼,平均每人钓了11条,这样算下来,他们总共钓到了几条鱼?学生首先会被钓鱼的情境所吸引,然后结合教材知识点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以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课本,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得到正确的答案,并学会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法则,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为他们未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其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世红,邓伟伦,王芳,靳小波,黄丽芳,刘军民.人工智能视域下课堂教学智慧评价:CSMS推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案例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1(04):30-42. 

[2]林炜,黄甫全,陈静安.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性定义与整体模型[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3):59-70.                                   

[3]李星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审视与改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06):112-116.                                   

[4]唐海军,叶娟,张静.小学低段计算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同数连加的解决问题”一课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1):53-58.                     

[5]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