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主要目的在于盈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形势背景下,我国建筑业将继续发挥主体产业的作用,确保不脱离发展趋势,建筑企业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加快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经济管理措施,不断提升自身核心产业地位。
1.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1.1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
第一,建筑企业要优化项目生产材料的配置。企业要合理配置资源、财力等生产资料,优化整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很多建筑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工程组织方式,但是面对信息化的大环境,企业需要主动地向国内外优秀的建筑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并将其组织成一家优秀的工程建筑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的组织效率与管理效率。
第二,建筑企业应对相关的工程流程进行优化管理,以推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优化工程流程,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进行工程流程优化时,建筑企业应注重对工程进度的把控、工程质量的控制以及工程成本的管理。通过科学的计划和有效的执行,实现工程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和经济效益。
1.2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意义
第一,对建筑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有助于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创新的经济管理,建筑企业可以提高项目质量,创造高质量的项目,树立负责任和可靠的企业形象。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也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二,创新型经济管理有助于企业增强包容性力量,扩大经营规模。在现代社会,建筑企业必须不断扩大其整体实力和业务规模。建筑企业通过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技术和项目质量,扩大项目规模,树立自己的品牌特点,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
2当前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2.1企业经济管理思想理念落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经营风险较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许多施工单位的领导干部经营观念落后,思维方式固化,这严重阻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无法跟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而导致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2.2企业经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仍处于粗放、无序的状态,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尽完善。这就使得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缺少了一种有效的监管,在经济制度、政策和法规的执行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且还有一些违法的管理行为,这与现代企业的发展是不相符的,这就导致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
2.3企业经济管理人才资源缺乏
现代建筑行业的竞争核心在于人才的竞争。然而,审视当前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许多企业在聘请企业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经济管理人才短缺,进而引发企业经济管理后劲不足的问题。这一现象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重视经济管理人才的引入是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3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3.1更新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必须更新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改革建筑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和方式,减少现有经济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生产管理的影响。确保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
第一,建筑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要与时俱进,紧密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引入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方法,以便在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第二,建筑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在经营企业经济的过程中,建设企业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不能仅局限于短期利益,而要从整体角度思考、规划和创新经济管理。
3.2创新优化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筑市场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这使得建筑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建设企业要跟上市场发展,深入研究和改革新的经济管理方法,使经济管理取得更大进步,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一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经济管理改革中,要实现员工最大的积极性,刺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潜力。同时,要注重施工质量,运用经济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真正为社会创造优质工程。在建设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建设企业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员工的利益和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员工的潜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使工人在建设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下,建筑企业还必须以职工为本,以职工为本,动员职工,改变过去几年多管理的制度,让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人参与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建立了允许工人参与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制度,为工人参与创造了条件和机会,为建筑企业的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建筑组织经营过程中的民主集中制。
三是,完善建筑企业财务监督制度。即使企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遵守,也将停留在纸面上。因此,建设企业要改革优化经济管理体系,完善监督体系,严格监督经济管理体系的实施,确保企业经济管理方法和体系的有效实施。
3.3优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作为企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条件更加复杂,经济管理也需要优化和完善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第一,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从以往以实物资本和资本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知识、技术和人才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注重无形资产的长期发展。第二,引进新的金融工具。目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方便了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设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财务管理。推动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更好地适应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第三,加强预算。建设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全面、科学的预算,利用财务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最好的实现。对建筑企业要严格进行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加强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缺陷。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格局,建筑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和商业环境,企业经济管理的要求更高。因此,创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对建筑企业的有力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建筑企业可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建筑企业应抓住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完善管理体系,实践“内部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增强建筑企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江玲. 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强化方法[J]. 投资与合作,2023,(04):130-132.
[2]杨永刚.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管理[J]. 经济师,2022,(11):291-292.
[3]陆德健. 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化方法[J]. 上海商业,2022,(10):123-125.
[4]钱超.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 科技经济市场,2022,(07):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