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核电工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析

万太平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以新两办规定为指导,基于核电工程企业的实践探索,试图从审计内容、定责评价、审计成果运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建立一个核电工程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框架。
关键词: 审计内容;定责评价;审计成果运用
DOI:10.12721/ccn.2024.15787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不仅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于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两办规定为指导,基于核电工程企业的实践探索,试图从审计内容、定责评价、审计成果运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建立一个核电工程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框架。

一、两办规定修订的主要内容

新两办规定在完善经济责任方面,增加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和事业发展等新要求,相对应的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责任界定、审计评价、审计结果运用也都有了变化。

一是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旧的两办规定侧重财务收支、内控、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等内容,修订的两办规定吸收合并实施细则的诸多内容,将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执行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境外资产管理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八方面的内容均纳入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二是责任重新界定,审计评价更加完善。新两办规定借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删除了“主管责任”类型,责任界定由三种责任修改为两种责任,同时也明确了应当承担直接责任或者领导责任的具体行为。在审计评价时,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做到“三个区分”和“正确把握事业为上、事实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

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立足于核电项目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职责定位,精准聚焦政策的执行、权力的运行和责任的落实,重点检查贯彻执行集团和公司决策部署情况、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情况、资金管理、公司资产、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境外总承包项目、党风廉洁情况

(一)贯彻执行集团和公司决策部署情况

围绕集团和公司的重大决策部署,确定审计重点内容和对象,审查核电项目部对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以资金、项目、政策和重大任务推进情况为中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是否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相关落实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分解、组织落实情况、执行进度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等;部分重点工程项目是否存在推进缓慢,投产运营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等问题。

(二)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情况

基于核电项目部领导干部一定授权范围内,以执行情况和效益情况为重点,把违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执行过程中不按公司审批程序擅自改变决策方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问题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突破口,重点关注决策实施的进度,是否存在随意改变、变更决策方案;关注部分决策论证不充分,未按规定程序审批,且缺乏有效管控导致项目中止所带来重大损失等问题;是否严格执行公司有关采购、现场管理制度程序,是否存在较大风险隐患或者造成重大损失;关注决策执行效果,是否因决策正确且产生明显经济效益,是否决策失误等进行审查评价。

(三)工程资金管理情况

聚焦经济责任,对核电项目部领导干部管辖范围内管理工程资金应当履行的职责,检查项目现场财务制度和内控措施的全面性、合规性;工程资金收付的审批、复核、记账、对账、银行账户、票据和印章等环节的管理情况;特别注意关注项目现场各类押金、罚款、包装物及边角余料等多种收款来源、处理流程,对收据购买、领用、保管、台账

(四)现场实物资产管理情况

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工程物资及现场实物资产管理、分配和使用为基础,重点关注甲供材料、仓储管理、废旧物资的验收、领用等环节是否合规;所购物资是否存在由于验收不严造成以次充好、不合格物资入库情况;是否建立材料领用审批和限额管理措施;是否有无临建工程拆卸物资和工程剩余物资的处置不当造成经济利益流失现象;废旧物资处置、收款流程是否符合内控要求;现场实物资产管理、处置是否按照授权履行相应决策审批程序,是否存在违反程序造成重大损失。

(五)采购合同情况

关注领导干部权力管辖范围内的项目现场物资采购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按照集团和公司规定执行合同发包流程,是否存在肢解发包和违规发包情况;是否存在超越授权办理单项授权,是否存在先委托施工后补签合同及询价立项手续情况;合同变更是否履行规定程序;变更价款的支付是否审核;主要材料价差调整、人工价差调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六)工程管理情况

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履职范围内的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情况,围绕工程变更、签证、索赔、结算管理环节,着重查看变更是否真实、合理及必要性;评价工设计变更、材料和设备等因素是否影响施工进度,项目投资是否采取控制措施;签证程序是否合规,签证计价的准确性,隐蔽工程量的确认程序及有关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索赔和反索赔内容是否真实性、准确性,索赔证据充分性、费用计算的准确性,索赔程序的时效性。

(七)境外总承包管理情况

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履职范围内的境外总承包管理情况,检查境外总承包项目部制度建立的健全性;境外投资项目决策和审批的合规性;检查境外投资项目是否为列入中央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内的项目;境外项目投资运营中管控情况;境外项目资金管理情况;是否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控制。

(八)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

聚焦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关注领导干部有无经济问题,有无挪用公款、挥霍浪费和侵占国有资产情况等问题;在审计职权范围内,对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有关的信访和举报等事项进行核实;任职期间部门有关廉政规定和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三、审慎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明确责任界定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综合性评价,为组织选人、用人提供参考。要全面、客观、谨慎地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要基于核电项目的历史背景、决策程序等要求和实际决策过程,以及是否签批文件、是否分管、是否参与特定事项的管理等情况,不仅对工程进度进行评价,还需评价现场费用控制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做到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全面评价。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要根据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要求,综合考虑相关问题的决策过程、影响后果和领导人员实际履职等情况,认定其应当承担直接责任或者领导责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在经济责任认定中秉持“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保护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理念,做到客观公正、事实求是的审计评价,同时对审计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的事项不作评价。

四、持续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修订后的两办规定对审计结果运用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不仅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也有利于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1.加强任中审计力度,着力推行先审后离。经济责任审计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着力推行先审后离,要求审计完结后才能予以离任,党委工作部可以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来决定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奖惩及提拔任用,防止出现“带病提拔干部”的现象。

2.健全审计评价体系,实现审计结果转化利用。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遵循统一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既要反映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发展情况等内容的定量指标,又要反映领导干部管理经济工作的性质和质量、经济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与否,以及领导干部的遵纪守法情况等定性指标,将两者结合,全面对比、分析审计查证的各种情况,得出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总体评价意见。协助组织党委工作部对领导干部实施分类管理,组织人事部门可以根据审计结果中评定的等级做出相应的人事任免行为,这就将审计结果转化成为相应的干部管理措施。

3.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及时评价整改效果。建立审计整改台账,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审计整改一把手负责制,安排专人动态跟踪更新审计问题台账,将审计问题与党风廉政建设、业绩考核联动机制,实现整改闭环管理。加强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整改的情况进行监督,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约谈其被审计领导干部,同时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领导干部年度业绩考核。

主要参考文献:

[1]鲁洋.新时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4(3)

[2]辛彩霞.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J].财会研究,2024(3)

[3]陈洁.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升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24(3)

[4]李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烟草行业县级局为例[J].商业会计,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