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着经济与社会等领域产生深刻变革。根据马洛斯的需求金字塔,从层次结构的底部以此向上递进,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因此,在经济充足发展与社会平和稳定的前提下,人们跨越了生理与安全两座大山后,社交需求无疑是高速蓬勃二十一世纪的目标需要。
伴随着经济与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等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在人们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观看视频的背景下,出现了具备“短、平、快”特点的短视频。由于短视频高效地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生活与工作的社会需求,所以几乎是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进入到了公众生活之中并成为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动的重要形式。因此,短视频快速成为了粉丝经济发展的部分之一。
一、粉丝经济与吃播短视频
(一)粉丝经济
移动社交平台利用互联网缩短了人们以往难以跨越的空间距离,这一成果使得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网更加紧密与广阔,互动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社会关系网络中最显著的特征。受益与此,粉丝在这种社交媒体与移动社交平台的基础之上显现出了聚集的便捷性与快速性。与曾经遥不可及的偶像关系不同,现如今,利用社交媒体粉丝即可第一时间收到偶像的动态从而促使着粉丝文化得到进一步蓬勃发展,于是出现了粉丝经济——数字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粉丝”这一群体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情绪性的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随着粉丝文化的盛行,粉丝群体也不再拘泥与当初狭小的娱乐圈,他们从娱乐圈逐渐渗透到体育、文化、甚至是教育圈等与人们社会息息相关的层层领域。
“吃播粉丝”顾名思义就是固定的、有规律地观看吃饭短视频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出现,从而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然后这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也变相折射出现代社会互动与交往的复杂性。吃播经济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消费,人们通过观看吃播短视频得到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以观众为这场“秀”的主角,专业机构以品牌和吃播博主增值“情绪资本”为目的。因此,“吃播经济”赢得未必是商品,而是人心。
(二)吃播短视频
“吃播”作为“直播吃饭”的新样态进入中国后,在多个直播平台展露头角。在初期阶段,主要是饮食过程的记录,类似于小型个人吃饭真人秀。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吃播”不再止于直播形式,短视频“吃播”成为更受欢迎的新样式。
二、吃播短视频新创作
在新媒体时代与粉丝经济为背景的特殊时代下出现吃播这种景观,是因为老百姓在这一时期手里有钱;碎片休息时间多;精神需求有所提升。一台手机、一部电脑、一个无线网络即可自给自足完成一档节目的吃播短视频作者成功地将观众从以前的被动接收者转换成为主动的消费者。因此,产能过剩就是“吃播”崛起得根本原因。
(一)吃播内容:一种高度垂直的新特点
优质的原创作品内容能够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这一条铁律在生产主体多样化的今天也依然霸占着重要的行业地位。如前文所述,由于发达的时代物质条件,个人创作者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风格与平民化等特点大放异彩,由于个人内容创作者呈现出一种内容高度垂直的新特点,而一般这一群体的粉丝粘性较高、定位精准且变现能力强,例如,近日以农村小镇少女形象爆火的网红吃播李子柒随着个人形象不断提升,年收入高达1.6个亿,李子柒这一品牌价值市场价值为5亿。
(二)吃播观众:一种深层沟通的新互动
除了要有优质的内容,观众也是这一文化实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内容就是前端;短视频平台和创作输出者为中端;观众则是终端。因此,观众是这三棒的最终服务对象,用户的地位史无前例的被强调出来,短视频平台为了去中心化凸显自身的普适性做出了许多努力:
1.号召粉丝参与
在粉丝和短视频平台之间创建一种良好的互动社交关系,促使粉丝自发地变成传播者向外发散,吸引来更多潜在的粉丝。例如,吃播“敬汉卿”在自己过年的短视频中设置了标签#你的年味是什么#,这种做法极大地增强了吃播博主敬汉卿与其粉丝之间的互动。
2.设置爆款模式
在内容创作的方面,许多爆款视频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并且这种重叠性模式是可复制的,但粉丝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做到一模一样,于是在接力式的传播互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内容。例如,吃播博主们由一开始的火鸡面挑战逐渐演变成后期的计时火鸡面挑战、数量火鸡面挑战等等。
3.创新互动范式
最近,一种观众可以直接决定后续故事情节的互动短视频崛起。粉丝可以以一种更加直面的方式进入到视频内容发展中,再次凸显观众主体性,也大大地增强了粉丝互动的趣味性与体验感,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例如,中国男团威神V最近在b站发布了一款粉丝乙女向的恋爱互动选择视频。
(三)吃播广告:一种带货卖货的新手段
在粉丝经济的背景下,广告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媒介,而是出现了吃播带货卖货这种新形式。广告商利用吃播博主独特的内容创作者身份,与他们进行合作推广自身的商品,利用吃播博主自身的创作内容具有高度垂直,粉丝用户精准的特点,从而可以将广告打得“神龙不见首”却又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加深了观众对于自身产品的印象,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与传播效果。因此,只要前期市场调查出精准的用户画像,找到合适的吃播进行推广,那么流量变现只是时间问题。
三、结语
吃播这类新形态的短视频类型一经出现就立刻爆火,而在这爆火的另一边同样也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此前,#央视批评畸形吃播#的话题再冲上热搜,@央视新闻痛斥吃播博主为博眼球、博流量胡吃海塞的行业乱象、2020年12月22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交审议,国家这些举措足以见得吃播短视频的负面影响能力之大。这些“吃播骗局”不断地冲刷着人们的三观并且毫无保留的通过网络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种行为不仅大大降低了粉丝对于吃播这类节目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还会起到不好的借鉴范式,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如前文所述,无论是作为内容创作者还是追求流量变现的短视频平台,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前端与中端的职责,尽到一位把关人的义务,而作为终端的粉丝则应该提高自身对于内容的识别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芃;高森宇.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经济”的营销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0):118-121.
[2] 康艾.短视频平台中的“吃播”现象研究[C].南京师范大学,2018.
[3] 薛耀淇;吕文雨.短视频平台“吃播”现象探析[J].大众文艺,2020,(09):191-192.
[4] 李家瑶.从“5W”模式分析“吃播”的传播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0,(05):10-11.
[5] 程明媚.短视频平台中的“吃播”新形态及存在的问题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0,6(0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