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财务预算与风险管理简述
第一,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管理工作之一,它能够有效推动电力企业财务工作进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是保障电力企业日常运营水平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些电力企业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选择进行财务工作方面的调整和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都比过去更加突出,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实际上,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不简单,在正式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财务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调整,并结合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实际目标等,从资本预算、财务预算以及经营预算三方面分别入手,在保证电力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基础上,以不造成资本损耗、保证流动资金合理应用为目标,对企业后续发展中的负债情况作出预测。第二,风险管理。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工作人员对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投资项目中存在的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并计算相关数据,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导致实质问题的概率和带来的危害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最终达到保证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效果。实质上,加强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投资项目风险,将项目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并不断提升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营的利润收入,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将可能存在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应着重加强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财务风险处理等工作,其中财务风险识别管理指的是了解和发现电力企业经营投资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确定这些风险的成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而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指的是通过相关的风险管控措施,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避免、消除或减轻的过程,是电力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财务风险处理则是对已经存在的、造成一定的损失的风险进行处理的过程,每一项工作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必须要从几个方面分别入手进行综合处理,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2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要充分反映企业的金融和风险,必须从三个层面进行。
2.1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
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它为公司的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提供着保护作用,因此,公司需要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系。
2.2财政收支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一种将战略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现代管理制度,它是一种高度的战略执行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公司经营管理方法,它的实施原则是“适度的权力分散,集中监督”,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转型和提升公司的业绩。
2.3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电力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在加強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提高公司经济利益。
3风险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联系
通过对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内涵和功能的剖析,可以看出,预算管理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在电力公司,一般采用权力下放的方式进行预算管理,很多公司都会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对其进行风险的预估,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提高公司的投入和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的管理模式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和猜测,而不仅仅是对未来的发展。所以,在加强公司的财政预算时,必须把它和风险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内部的控制和增强内部的分析功能。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在电力公司进行财务预算和风险管理是为公司提供有效的手段,两者都是为了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在运行方式上,需要保证公司在运行中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强两者的融合,既可以让两个企业协同发展,又可以让企业的财务的效率最大化。
4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的策略
4.1提高有关部门人员的专业素养
任何企业的工作都离不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为了更高效的提升企业效率,电力公司需要加大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水平,以此来提高企业管理的能力。由于风险可能来自于各个方面,从业人员不仅需要通过实践经验加强对市场与运营的理解,企业也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加强有关部门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知识。另外,由于电力公司的运作常常伴随着营销的问题,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市场的敏感度,与时俱进,不断学習信息化时代所应具备的先进理念,才能保障企业未来发展的稳定。
提升有关部门人员的素养的方式可从多方面入手,即:在保证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现代社会所应具有的业务水平持平的前提下,固定时间对员工进行相应培训学习课程,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并通过模拟训练使其遇到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可实行考核制度,并在管理人员不及格的情况出现时,以宽容的心态给予其补考机会,若多次考核未及格,也可对其人员实行不同程度的惩罚,严重者可直接辞退。
4.2建立有效的预算处理机制
企业的发展应结合其实际状况建立不同的财务预算机制。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与风险控制之间的融合,不仅需要改善并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机制,更要建立健全的预算风险处理体系,使管理人员的财务工作有据可依,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另外,管理者应结合先进的管理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建出符合电力公司本身特点的预算管理机制,从根本的制度问题上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
4.3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
而对于风险机制,当风 险发生时管理者则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将风险转移,并在每次风险发生过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风险转移的有关措施。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时,电力公司可结合现在多元化的趋势,通过对外投资等多种经营方式,将风险分散化化解,并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建立相关分散机制。由于电力公司很容易在现金流量上出现波动,其中应收账款,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任何一项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危机,因此电力公司也应注重这种项目的短期风险预警,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规避。而在风险对公司造成的消极影响上,可从整体大局的视角出发,将不同的方案逐一进行评价后进行判断,这样就能在保证目标与预算能够实现的前提下加强风险管理机制。财务预算管理与风险机制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经济实力,并增加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是一个公司前景道路上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琴.新能源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07).
[2]刘晓侠.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电力企业可持续增长评估:财务的视角[J].商业会计,2020(06).
[3]罗亦占.浅谈预算与风险管理在电力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9(03):99-100.
[4]刘玉霞.探究电力财务中的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