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一种预警性医用输液贴的设计与效果评价

李顺 郑小燕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医学科

摘要:
关键词: 预警性;医用;输液贴;护理评价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静脉输液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工作之一,在输液操作中,传统的做法是当针头穿刺皮肤后先用第一条胶带横向固定针头,再用第二条胶带交叉固定针头,然而在输液过程中无法观察针头的固定情况,静脉穿刺后仍存在药液外渗风险,尤其在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中,需要高压注射造影剂,由于存在注射压力大、患者血管脆化以及穿刺针脱落等风险因素,极易导致穿刺处药液外渗,从而导致穿刺点肿胀,如果药液具有毒性,还会腐蚀药液流经的皮肤或组织,造成皮肤或组织的溃烂,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患者在静脉输液时如果出现了穿刺处药液外渗导致的穿刺点肿胀的情况一般是由医务人员巡查时发现的,或者是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发现并报告给医务人员来进行处置的,如果患者身边没有人照看或患者没有注意到肿胀情况的发生,就会耽搁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处置,鉴于对输液病人护理的工作量考量,若指派护士在现场全程照看和监控也不现实。尤其当药液具有毒性,药液外渗的情况不及时进行处置会造成皮肤或组织的溃烂,因此,对于患者或医务人员来说迫切需要一种对静脉输液时发生穿刺处药液外渗导致穿刺点肿胀进行报警的仪器或装置。根据目前工作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预警性医用输液贴,现介绍如下;

1. 设计与应用

1.1选材:胶贴为医用压敏胶贴,其材料采用透气非织造布为基底。压力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传感器的数量为5个,1个设置在贴中心,其余4个均匀设置在胶贴的四个角上。报警单元设置在胶贴与隔离层之间,报警器采用报警灯或报警铃。

1.2应用: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警性医用输液贴,该预警性医用输液固定贴贴附在穿刺点附近的皮肤上用于固定输液针,当穿刺点附近因为药液未进入静脉而渗出皮肤出现肿胀时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警性医用输液贴,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胶贴,粘附在皮肤上,用于固定输液针;敷芯,用于贴敷在穿刺点上,设置在胶贴的含胶的一面上;隔离层,粘附在胶贴的另一面上;以及报警单元,设置在胶贴上,其中,报警单元包括通过电路相连的报警器、至少一个设置在胶贴上的传感器以及电源,当位于胶贴下的皮肤出现肿胀后触发传感器而使得报警器报警。

1.3附图如下:

图片14.png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片15.png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固定贴结构示意图。

图片16.png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单元结构示意图。

1.4 使用: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预警性医用输液贴作具体阐述。

如图1、图2所示,预警性医用输液固定贴100包括:胶贴10、敷芯20、隔离层30、报警单元40、防粘条50以及面贴60。胶贴10粘附在皮肤上,用于固定输液针,实施例中胶贴形状为矩形,长为80mm,宽为60mm,胶贴为医用压敏胶贴,其材料采用透气非织造布为基底,实施例中胶贴10基底采用呈透明状均匀分布有透气小孔的聚氯乙烯膜(PVC)膜。 敷芯20,用于贴敷在穿刺点上,设置在胶贴10的含胶的一面上,实施例中敷芯20形状为矩形,长为40mm,宽为30mm。敷芯20的一条宽边与胶贴的一条长边重合且设置在胶贴10的长边的中央,敷芯20的长边向内平行胶贴10的宽边设置;敷芯20为数层涂有微量消炎药的药棉层或纱布层,实施例中敷芯20为涂有利凡诺或磺胺咪隆的药棉层,用于覆盖针眼以及消毒止血。隔离层30粘附在胶贴10的另一面上,采用绝缘柔软材料。实施例中绝缘柔软材料是6020透明PET聚酯薄膜。

报警单元40设置在胶贴10与隔离层30之间,包括报警器41、传感器组件42以及电源43。报警器41报警器采用报警灯或报警铃,实施例中报警器41采用报警铃。传感器组件42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421,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42包括5个传感器421,其中1个设置在胶贴10的中心,其余4个均匀设置在胶贴10的四个角上,传感器421采用压力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实施例中传感器421采用金属膜位移传感器。电源43在实施例中是微型电池,电源43与报警器41以及5个传感器421通过电路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源43、报警器41以及传感器组件42之间通过导线连接起来,形成报警单元40的电回路,并且传感器组件42中的5个传感器421之间是并联的。当其中任意一个传感器421被触发时,报警单元40的电回路就能接通报警。

如实施例所示,防粘条设置在胶贴宽边的边缘且在含胶的一面上,实施例中防粘条形状为矩形,尺寸为60mm×5mm,实施例中防粘条采用纸质材料。面贴覆盖在胶贴含胶的一面上,实施例中面贴形状为矩形,尺寸为60mm×78mm,面贴的一条宽边与胶贴一条宽边重合,另一条宽边覆盖在防粘条上,实施例中面贴采用纸质材料。

1.5 实施例效果:

预警性医用输液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贴、敷芯、隔离层以及报警单元,其中,报警单元包括通过电路相连的报警器、至少一个设置在胶贴上的传感器以及电源,当位于胶贴下的皮肤出现肿胀后导致压力或位移的变化,从而触发传感器导通电路使得报警器报警。

传感器采用金属膜位移传感器,金属膜位移传感器具有分辨力高、动噪声小、平滑性好等特点,当胶贴下的皮肤一出现肿胀时,传感器能够立即触发报警器报警。

1. 效果评价:

2.1  实用性强: 因为预警性医用输液贴具有报警功能,传感器在胶贴中心以及胶贴四周的布置方式使得传感器能够感知来自各个方向的变化。当发生穿刺处药液外渗导致穿刺点附近出现肿胀时,预警性医用输液贴上的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医务人员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2.2  操作方便: 该项目的设计突出易操作、便于使用安全、便于观察等特点,各部件设计合理,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造影剂外渗,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2.3  性能良好: 该项目实物传感器由金属膜位移传感器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实用价值。

3.讨论:

   CT 增强造影在临床诊断中十分常用,主要是通过造影剂密度差异进而对患者病变进行诊断,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利于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为患者后续治疗安排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1]。由于 CT 增强检查需要在高压下向患者注射造影剂,当造影剂外渗会引起患者身体局部出现疼痛以及肿胀,在处理不及时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需要探索新型的材料方法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2-5]。预警性医用输液贴具有早期造影剂外渗报警功能,可以及时的提醒护士和操作技术员发现造影剂的早期外渗风险,较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进而保障医疗安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黎倩.  预见性护理对CT 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影响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4):152-153.

[2] 唐正卫,高扬,徐世玲.  预见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 CT 检查中的运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 253-254.

[3] 丁春玲,马峥嵘,王艳玲.  CT 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的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5):62-64.

[4] 肖淑立,林慧君,李清月,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 (2):334-337.

[5] 郭海丽 . 链式护理流程管理对预防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 2022, 36(1): 168-170.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