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什么年级的学生遇到学习的问题,都会受到智力因素和学习方法的影响,同时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性,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下,常常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吃不饱和吃不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将学生个体因素考虑其中,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得到发展。如此一来,真正实现了新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一、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课程,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在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实际影响,而存在较多的教学问题,分期其中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师个体的教学思想会主导其实际的教学行为。当前结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各学科教师都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将处于被动听课地位的学生转换到其课堂的主体地位,同时遵守教材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实行教学的个体化差异。但在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诸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以自身经验、高考目标来设定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使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缺乏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在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沿用的是过去老套的课堂教学模式,抓住教材重点进行“填鸭式”灌输,没有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分层教学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一)分层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的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对象进行科学分层,科学设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及课后评价,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得到有效的发展。
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之上,实施层次化教学。就分层教学模式来说,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
1.因材施教理论。在这一理论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特长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得到良好的发展。
2.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一理论是教育学家维果茨基在基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认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两种水平,即目前存在的发展水平、潜在的发展水平。分层教学模式恰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针对教学重点有的放矢,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现有水平逐渐发展,进而达到学生的潜在水平。
3.掌握学习理论。在这一理论要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明确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促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在自己能力基础上掌握学习内容。而分层教学模式则恰恰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能掌握相应的知识。
4.课堂教学最优化理论。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在分析研究中提到过最优化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虑,并结合教学系统的内部条件等,借助最佳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一方面,适应了新课改的需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关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促使所有学生均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提升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以往过去的化学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比价低,严重制约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而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优秀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状。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对象分层
结合高中化学的新型分层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分层是教学基础和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分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体来说,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分层之前,教师可充分借助基础测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实际听课表现,还可以借助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更加详细的掌握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师通过指标定位,将学生划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属于成绩良好优秀的,知识掌握能力比较强,学习勤奋,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B层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且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甚良好,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能够完成,但效果不甚理想;针对C层的学生来说,其化学成绩一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均比较差,学习兴趣低下,无法独立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呈现出极大的变化性。在具体学习中,B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也会逐渐上升到A层中,A层中学生也会出现下滑,逐渐变为B层。
(二)结合学生差异性,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化学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以课堂教学作为划分的根本。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分层教学的方式中进行教学目标的统一,切实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教学分层。针对A层学生来说,因为原本这类学生就具备了学习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教师可将复杂综合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目标;针对B层学生来说,可将简单综合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目标;针对于C层学生来讲,由于自身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欠缺,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识记与领会。
(三)教学内容分层,突出教学针对性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切实教学的实际现状和划分的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来对课堂教学内容实施分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前,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熟悉,并结合分层教学这一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较为科学、合理地划分教学内容,进而促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具体来说,在分层教学模式下,针对A层学生来说,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在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补充教学资料和内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B层学生来说,主要还是要强调教材基础内容,结合基础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针对C层学生来说,应将教学内容设定在基础知识教学中,以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
(四)分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统一作业形式,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题目。具体来说,针对A层学生来说,可结合其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些难度性较高的题目,使得学生在练习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并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B层的学生来说,应以基础化学练习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准备一些具有拓展性的化学题目,引导学生在课下开展知识探索;针对C层学生来说,在设计练习题目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四、结语
由此可见,以往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结合了新课改的大环境和背景之下,化学教师采用的是个体化的分成教学模式,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练习进行分层,通过差异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学重点更加突出,目标更加明确,学生更加的适应,促使所有层次的学生均可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参考文献:
[1]俞建锋.关于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87.
[2]幺传勇.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