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绘画——人工智能时代创作方式之变革
(一)AI绘画概念与特征
AI绘画,是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创作绘画,AI算法通过海量训练图像中学习然后创作出一幅画,其创作画的风格也来自于训练图像中所展示的风格。
AI绘画的特征,其一是模拟创造性,具有与作品相似的外在表现形式。AI绘画通过搭建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将许多组数据分解成机器可读的数字符号,并通过预设的算法去识别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似性,形成规律后就可以脱离算法预设的规则束缚从而形成一套新的完整的算法模型。其二是有限的“自主性”,缺乏人文精神。虽然AI绘画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创作出一幅图画,但是没有灵魂的画作。其三是功能进化性,逐渐生成新的表达内容。AI绘画通过不断循环重复算法预设内容,从初始十几秒达成使用者的要求,到后续几秒就可以达成,体现了不断进化的能力,这一过程是通过对使用者要求接收、反馈、建模和改进学习效果,从而不断迭代更新。其四是输出高效性(见图1)。只要一台机器,一个持续运行的算法,AI绘画软件就可以无限量的输出画作,并根据使用者的反馈及时高效进行修正,从而达到使用者满意的最终效果。
(二)AI绘画的现状分析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并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的作品,无论是从主体还是客体适格方面,都不满足著作权法对于作品的要求。然而技术的发展超越了法律的发展,只有将AI绘画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内才可以更好规范其发展,不然AI绘画只会成为扰乱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的“免费午餐”,从而使被借鉴的绘画者维权困难,只有建立更完整的保护路径,在著作权法视野下,宏观把控AI绘画的可版权性,才能实现AI绘画的合理保护与规制。
二、AI绘画现行存在之问题
(一)侵权纠纷频发
Getty Images公司已分别在伦敦和美国起诉Stability AI公司的AI绘画生成器侵权,称后者未经许可也未支付报酬从其数据库中复制了上千万张图片作为训练数据。多位艺术家也作为代表针对美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提起集体诉讼,主张未经授权使用艺术家作品来提升其训练平台智能化水平构成侵权。但是目前市面上的AI绘画软件的生成过程,拼接感比较强,已有许多创作者通过AI绘画找到了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绘画元素,但是若想以侵权为由捍卫自己的权利很难得到满足,而创作者即使声明禁止将其作品用于AI绘画,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对于被人工智能产品提供者使用了作品或数据的权利人而言,要证明自己的权利客体被侵权使用,以及具体的使用情况并不容易。
需要自然人的参与程度达到多少才能获得版权保护,对于参与度的量化也是一大难题,AI算法程序通过摄入大量的版权内容来完善自身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的限度又该如何衡量?
(二)市场秩序混乱
AI绘画对于绘画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AI绘画所蕴含的算法并不复杂,成本低,而算法模型一旦确定就可以无限量的产出绘画,这也是导致绘画行业竞争失衡的一大原因。在著作权视野下,实际是一种竞争利益的保护,AI绘画涌入绘画市场导致利益出现不平衡,中低端画手的生存空间得到挤压,竞争压力巨大。AI绘画独有的无限生产能力将取代耗时耗神的人工劳动。
因为立法本身的滞后性、司法保护的模糊性、AI绘画侵权取证困难等问题,形成了整个著作权保护制度与AI绘画产业发展的内在矛盾,产业所追求的内在商业价值与外在技术发展带来的侵权相矛盾,所以迫切需要形成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对此进行完善,使得产业在理论体系基础之上飞速壮大并发展,形成行业内有序和谐发展。
三、AI绘画保护路径之探讨
对于AI绘画中的问题,应当及时建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弥补现有立法空白,同时广泛凝聚行业力量,形成行业共识,及时制定AI绘画领域中关于版权的工作指引和行业规范。
(一)明确权责归属
判断AI画作是否侵权,通用的判断标准是“接触+实质性相似”。需要侵权人具备接触作品的可能性,且两幅作品具备实质性相似,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构成侵犯著作权。AI绘画作为一个工具,真正侵权的还是其背后的自然人。开发者和使用者作为AI绘画的权利归属者,应当承担起区分AI绘画与人类绘画的义务,应有明确标识提示由AI创作的绘画,开发者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披露AI创作软件的算法代码以及技术效果,明确说明素材库的来源。对于所用到的版权素材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侵权方面包含开发者和使用者两方,一些AI绘画软件明确表明使用者享有对AI绘画的版权,这种情况下责任方也应由使用者承担,然而AI绘画侵权的特殊性,开发者可以在合理限度内使用市场绘画素材,但超过合理限度之外就构成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维持市场平衡
2023年3月6日,美国版权局发布了《版权登记指南:包含人工智能生成材料的作品》其中明确说明了在审查和注册包含人工智能作品的保护范围、具体注册要求和方式,其中为如何界定人类行为的参与程度,从而确定是著作权法保护范围内作品具有借鉴意义。
市场的平衡不仅需要政策的宏观调控,还需要市场主体的主动调节。通过建立健全AI绘画的信息披露制度,更加有效维护市场中的竞争利益,如果忽略AI绘画技术性信息披露问题,可能会错过提前规制的时机。增设专门规定,从而明确相关主体信息披露义务内容,开发者要具有作品使用的信息披露义务,设立合理使用规则,避免造成大量侵权,同时也有必要豁免海量数据库所导致不可避免的侵权行为,减少对传统人类作品市场的不利影响。为了合理有效保障版权人的利益,应当对于所使用的作品进行一定的付费,因为从达成层面看,AI绘画的学习只要在法律允许的合理限度之内,有利于鼓励作品创作与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
加强监督,建立健全专业监管机制,不仅是AI绘画方面,对于同等的AI写作、AI摄影等相关领域,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可以加强AI生成物领域的运行与发展,从而保持市场的平衡与稳定。
四、结语
AI绘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本更加低廉,效率更加高效;另一方面侵权问题频发,相关立法处于空白,AI绘画本质上是一个工具,关键看自然人的使用方式。慧之火加上利益之心,是著作权法创立的初衷,而当技术进步超越法律发展之时,由著作权法对其进行合理合法的保护与规制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影航.人工智能创作物信息披露问题的著作权法规制[J].中国出版,2022(21):38-43.
[2]吴雨辉.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规制基本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08):1-7.
[3]余翔,张润哲,张奔等.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J].科研管理,2021,42(08):176-183.
[4]刘鑫.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与破解——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视角下的路径选择[J].云南社会科学,2020(06):138-145+185.
[5]王雪乔.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02):96-102.
[6]吴雨辉.人工智能创造物著作权保护:问题、争议及其未来可能[J].现代出版,2020(06):37-42.
[7]梁志文.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35(05):156-165.
[8]姚志伟,沈燚.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著作权归属[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03):29-33.
[9]李扬,李晓宇.康德哲学视点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18,39(09):43-54.
[10]刘洪华.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J].政治与法律,2019(01):11-21.
作者简介:
刘冠男(1997-),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法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