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刘洪明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松毛明德小学

摘要: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首先,介绍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和特点。然后,探讨了跨学科教学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关系,并阐述了跨学科教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益处。接下来,提供了一些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最后,总结了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意义和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应用;实践
DOI:10.12721/ccn.2023.1573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传统的学科教学往往将知识划分为孤立的学科,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然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跨学科教学正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跨学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关注学科知识本身,更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跨学科教学的特点包括:综合性、合作性、问题导向性和实践性。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跨学科教学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关系

跨学科教学与小学数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常常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而跨学科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实用性,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1. 数学与科学的结合:通过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探索数学与科学的联系。例如,在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倍的认识》中,可以引入一些与科学实验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在学习倍数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观察来探索倍数的概念。比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物体,如小球,然后使用一个标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并记录下来。接下来,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倍数来放大或缩小小球的尺寸,比如2倍、3倍等。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小球的变化,并记录下不同倍数下的直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倍数的概念,以及不同倍数对物体尺寸的影响。此外,在学习倍数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统计和图表分析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统计不同物体的尺寸,并将数据制作成柱状图或折线图。通过观察图表,学生可以比较不同物体的尺寸差异,并进一步理解倍数的含义。

通过将科学实验和观察与数学学习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跨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确保科学实验与数学学习的内容相互补充和延伸。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跨学科教学可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数学与艺术的结合:通过绘画、几何构造等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对称性、比例关系等。在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运算定律》中,可以融入一些与艺术活动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在学习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绘画活动来探索对称性。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对称图形来理解对称性的概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对称图形,如正方形、菱形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并通过折纸或镜子等工具来找到对称轴。接着,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对称图形,并进行绘制。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对称性的存在,并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

此外,在学习比例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几何构造活动。比如,在教授比例关系的基本概念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几何构造来体验比例的意义。例如,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尺子和指南针等工具,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来绘制一个图形,如一个长方形或一个三角形。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尺子的长度或角度来保持比例关系,并在绘制过程中观察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比例关系的含义,并培养他们的几何构造能力。通过将艺术活动与数学学习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创造性的过程中探索数学的美妙之处,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想象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数学与语言的结合:通过编写数学故事、解释数学概念等语言活动,学生可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语言活动。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关于小数的故事。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其中包含小数的应用和意义。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位小数超级英雄,他使用小数的能力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编写故事,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情境,加深对小数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绘画、演讲等形式来展示对小数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绘制一个小数的图示,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以帮助其他同学理解小数的结构。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小组演讲,分享自己对小数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口头表达来展示对小数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展示中获得启发和反思。

四、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意义与挑战

跨学科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然而,跨学科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和教学资源的不足等。

总结:跨学科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该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谭学飞,朱立达,韩萍.开发跨学科数学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288-290.

[2]狄彬彬.浅谈小学“音乐性”数学课堂的构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2):91-92.

[3]杭熠.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学苑教育,2023(10):27-28.

et["bdai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