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医学技术发展较快,其口腔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广,其口腔修复技术和仪器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口腔修复中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应用较广,但两种材质的修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1]。现分析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治疗的价值。
1. 基线数据与方法
1.1 基线数据
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9年8月,纳入来我院就诊的口腔修复患者68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34例。实验组:有17例男性,有17例女性,年龄介于23岁至5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5.21±2.14)岁;参照组:有18例男性,有16例女性,年龄介于24岁至51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5.42±2.26)岁;计算以上涉及的相关数据,经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行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主要包含:(1)使用X线对患者牙齿尺寸进行测量,将牙齿中的残留食物予以清除,清理损坏牙齿中的杂质,在治疗中避免触碰正常牙齿。(2)根据牙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可塑纤维桩。(3)使用树脂粘合剂对可塑纤维桩固定在根管部,并使用光照进行固定。(4)测量牙齿咬合度,将损坏的牙体清除,保留牙体组织,对患者的需求予以满足,将多余的纤维桩予以清除[2]。
对实验组行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做好根面、根管的预防工作,在酸溶液中对预成纤维桩进行酸蚀、清晰,吸出根管内多余的水分。并在纤维桩表面、牙体、根管粘接面上将杜拉菲勒粘结剂进行涂抹,并行20s光固化治疗。将3M流体树脂放置在内口注射头中相根管口和根尖注射,将纤维桩放置在根管中,并行40s光固化[3]。
1.3 判定指标
计算2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涉及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计算,使用()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利用t检验方法计算;使用(%)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卡方计算,计算结果证实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算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1 计算2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明显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10/34),见表2。
表2 计算2组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广,可塑纤维桩具有较优的咬合力、良好的弹性,与牙齿材质较像,其牙根不易发生折断。预成纤维桩在术后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其对牙根、桩冠具有保护作用,使牙根强度增加[4]。
以上数据经对比得出,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口腔修复中时使用预成纤维桩,其具有耐疲劳、耐腐蚀的效果,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弹性和强度,将患者的复诊情况予以降低,牙根折断率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异.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3):243-245.
[2] 赵跃峰,杨文香,姜海英等.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443-1444.
[3] 王宇,黄丽云,田明飞等.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936-938.
[4]刘建设,陈卫民.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5):29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