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李文书

平江县南江中学 414511

摘要: 在以往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即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探究,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并加以优化,进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 小组合作;农村;初中数学
DOI:10.12721/ccn.2024.15737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数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生产的一门学科,教师不仅应注重培养农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因此可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然后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详细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的内容较多、难度较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降低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感、乏味感,还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可以强化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更要耐心倾听他人的观点。这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打开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不断强化综合能力。

(三)拓宽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

部分学生虽然拥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协调配合能力却较差。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内成员需要共同探讨问题,积极沟通交流,学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这样能拓宽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可以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划分小组,积极整合学习内容

1.合理划分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才能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开展,从而保证学习效果。为了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规划。第一,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以确保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第二,考虑到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可采取混合编排的方式确保合作质量。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掌握“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这一难点,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使组内成员都能快速掌握“先乘方,后乘除,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小括号后中括号,再大括号”的计算顺序,以降低学生的计算错误率。

2.充分整合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得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虽然小组合作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但并非适合所有知识点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与提炼,认真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否适合小组讨论。难点问题、易混淆问题、数学实验等都适合开展小组讨论,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展开分析和探究,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保证合作效果。如在“图形的相似”的教学中,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相似图形的基本特征”,为此,教师可提前准备两个不同大小的足球,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图形相似的特征。

(二)选择讨论时机,灵活采取应用策略

1.选择讨论时机

小组讨论的时机也是影响讨论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常见的有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如在“中心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的事物,如花坛、五角星、盘子等,请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这些图形,然后通过旋转、测量等方式探究这些图形是否存在共同性质。接着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画出一个图形,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对图形进行旋转,然后利用直尺对旋转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旋转点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得出结论,最后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和归纳,以报告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发,同时认识到了数学的本质。而对于讨论的时机,一是针对课堂的重难点;二是在导入主题之前;三是在学生观点出现分歧时;四是在实践训练中。

2.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

第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手段。所以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评定学生的能力,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为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夯实基础。

第二,合理选用群学方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合理划分班级人数,布置相应任务,督促各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群学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进步。如在“数据的表示”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用直方图表示整合的数据,教师首先要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然后设计“统计本次800米赛跑的成绩,然后以直方图的方式绘制出不同区段内的跑步成绩”这一探究任务。在群学小组中,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合理分配任务,不仅确保了本次实践活动有序开展,而且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有效交流和沟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当下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要想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要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不断进步,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涛.小组合作学习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2(2).

[2]徐莉.让小组合作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精彩舞台[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