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马静

易县燕都学校:0742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以为学生打造一个活跃且高效的学习环境;而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有效结合,成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优势,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3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一、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和在线工具。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等数字化资源,呈现生动有趣的数学内容,让抽象的概念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直观可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视听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提升学习的效果。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进度和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和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学习管理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路径,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学习管理能力。

再次,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协作工具、学习社区平台等,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合作学习活动,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数学概念,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在线讨论、互动课堂等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数学仿真等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建模软件、数学仿真工具等,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建模和求解,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度。

二、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整理视频资源,充实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有一个显著的功能,那就是可以通过图象的方式将各种事物直观地呈现出来,给人们带来非常直观的感受。这样的资源可以系统地归纳为“视频类资源”。相比于直接阅读数学课本中的内容,大多数初中生更喜欢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引入视频资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融入课堂学习中。

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轴对称”主要涉及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研究。这些内容包含许多抽象的语言文字,比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名词解释、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对称轴的数量研究、轴对称的实际应用等等,很容易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完全可以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以便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下载了一些与本章节知识相关的视频。这些视频主要通过动画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教材中的文字信息。以“轴对称的概念”为例,动画通过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线对折来解释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两部分完全相等),这解释了轴对称的基本原理。这样的视频内容很好地解释了轴对称知识的本质,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有助于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二)制造真实情境,开展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其能够汇聚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题。为了推动小组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师需要充分融合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班级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自发地组建小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

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第二节“相似三角形”是初中数学课程的一个重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学习难题。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真实情境,促进他们开展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教学情境,并结合情境设计了相应的合作学习项目,具体如下:

【教学情境】伴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一个小山村决定铺设一条宽度为10米的公路,公路可以看作一条很长的线段,直通山脚。现在需要测定公路的长度,以便准备材料。公路尽头有一座厂房,其长度正好为100米。同学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一条件,快速测量出公路的实际长度?

【学习项目】同学们有两分钟的自由组队时间,每个小组的人数为3到5人。在完成组队后,同学们需要设计测量方法,确保以最简单的方式完成测量任务。在真实情境的有效驱动下,学生成功扮演了“工程师”的角色,并在小组中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通过讨论,学生思考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提议采用计步数的测量方法进行粗略测量,有的学生提议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建立相似三角形,再通过边的比例关系完成距离测量。通过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不仅提高了对相似三角形知识的理解,还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建设网络平台,展开线上学习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线上学习逐渐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一些相对复杂的知识点的学习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往往难以系统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网络平台,将微课导入平台,让学生自主观看,从而实现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介绍了圆这个极为特殊的几何图形。在初中阶段,学生将会接触到许多与圆相关的数学模型,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合理使用这些模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不过,圆的模型属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虽然教材并未划分专门的模块来讲解,但学生仍然需要掌握这些模型,并能够在具体问题中运用。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教师可以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并引入相应的“微课视频”,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整理、归纳了圆的几种基本模型,包括定点定长作圆、点圆最值、线圆最值、直径对直径等,并为学生进行了详细解析。借助这些微课视频,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并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借助数字化资源和互动性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打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探索、发现,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慧.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2,(28):133-135.

[2]康慧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2022,(0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