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毕文婧

高青县第一中学,256300

摘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文章从注重新课的生活化导入、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注重生活化问题的解决、注重生活化实验的开展、注重生活化作业的设计等方面,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对于教育而言,生活是核心,生活教育的内涵则是以生活为基础开展教育。但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知与行脱节现象较为普遍。巧用“生活化”理念,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巧妙地将生物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深入学习,牢固掌握生物知识,从而提高生物水平。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1.注重新课的生活化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学情和心理认知特点做好课堂导入,不仅要紧贴课堂教学内容,更要考虑是否贴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以调动学生参与生物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酶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提出“吃菠萝前先用盐水浸泡,可以避免嘴唇不适,为何需要这样做”等问题导入新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习新知,并积极思考其中的联系,掌握酶的特性和本质。又如,教学“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课时,生物教师可以提出“人体食用鸡蛋、鸡肉、鱼肉等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该如何吸收”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由此导入新课。

2. 借助生活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学习心态调整非常重要,需要关注自身学习能力,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生物课堂上,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中。教师应该从社会热点、重大新闻出发,引导学生留意生活,掌握社会变化趋势,并试着通过生物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体现出来,也实现自身生物素养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免疫调节》这部分内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免疫系统有深入的理解,认识到其在维持稳态方面的价值,引起学生对生命和健康的关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引入新型冠状病毒等社会热点话题,鼓励学生试着总结新冠肺炎病毒的常见症状,思考:“新冠病毒是如何进行传播的?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这些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有利于学生对新冠肺炎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并逐步意识到病毒为人类生命带来的巨大威胁。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等知识点,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都很浓厚,也逐步弄懂了免疫器官,掌握了人体所拥有的不同免疫细胞,学习了不同免疫细胞的构成特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物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也能树立起健康的生活理念,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渗透了对学生“珍爱生命”的教育。

3.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

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已有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高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免疫调节”一课为例,教学“过敏反应”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注射青霉素等药物时需要先做皮试,为什么要皮试合格才能打针呢?”“部分学生在接触花粉后,皮肤上立即出现荨麻疹,甚至部分学生接触小动物毛发后则出现过敏性鼻炎,上述现象是什么原因呢?”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中,学生能够将已有生活经验和生物知识相结合,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深化对新知的理解。

4.引入生活网络资源,提高应用能力

为了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要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起来。互联网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有着很强的互动性与实时性等特征,包括动植物趣闻、课件以及最新生物学进展等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下,能够让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将多种媒体利用起来,能够将更加生动、丰富的教学素材呈现在课堂上。例如:在“细胞呼吸原理”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学生可以先在网络中查阅相关知识。近年来生物能源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其不同于矿物能源,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且能源利用途径也更多,人类不需要过于依赖于矿物能源。常见的生物能源有农业生物、微生物和动物粪便等。教师将生活化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能够加强理论知识与客观实践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掌握细胞呼吸原理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探究活动,如探究水果保鲜条件,在网络中查询相关信息,在不同温度存储空间中放置新鲜橘子,观察并记录橘子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不仅有了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合作能力也获得了锻炼,逐步提高了自己的生物核心素养。

5.注重生活化作业的设计

不仅课堂教学要体现生活化,作业也应如此。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探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学生学习生物要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该学科作业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因为生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生活化作业能让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悟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价值和乐趣。例如,可以布置调查类作业,此类作业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征,即将生物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学生所见生物事件相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二、结语

生活多姿多彩,高中生物教学也应如此。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探索,结合教学实际,贯彻执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让高中生物回归生活化,激活高中生物教学。这样,在亲切、生动、趣味的生活氛围中,学生可轻松掌握生物知识,提高核心素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惠秀华.论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课外拓展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35).

[2]曲姝.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

[3]肖兴平.坚持生活化理念,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性[J].华夏教师,2018(32):66—67.

[4]唐羽弘.课堂教学生活化——以一堂高中生物课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