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杨柳 丁德勋 李宗春 陈书宁

陕西省镇巴县青水九年制学校,723613

摘要: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对于任何理科学科而言,计算都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学生只有掌握基本计算能力才能够提升解题效率,从而提高数学成绩。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计算教学方法,以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在数学课堂中高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其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计算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也关系着在生活中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增强计算能力培养的意识,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小学生开展计算能力的锻炼。并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审题、运算、自我验算、错题总结等,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运用审题技巧,做好计算准备

小学数学题是需要学生在做题时进行审题的,是学生开始计算的第一步。正确的审题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地进行题目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审题并解题。教师需要教学生如何进行审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审题的问题。例如,在做题时出现错看、漏看题目条件,更有甚者会读不懂题目,这就为计算错误提供了条件。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审题。一是要经常在课堂上强调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记住审题这一要点,通过教师引导认真、深入地分析题目,让学生能够在多次练习中学会独立审题。二是开展审题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审题的技巧和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列举类型多样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做不同的题目,在做完题目后进行互评,列举题目的真实意图,让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认真审题,专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引导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并做好标记。对找不出正确关键词的学生引导其对题目进行分析和拆解,帮助其正确断句,寻找出正确关键词。

二、通过锻炼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中不仅包含笔算能力也包含口算能力,口算能力能够极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计算能力,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能够节约学生的计算时间,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错题检查时的效率。一个数学计算的过程,其中涉及数学思想、解决策略、解决方式,并不是单纯寻找结果,而是过程的积累。口算练习包含学生针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有效信息提取与处理。解决策略指的是学生在解题中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与对比,通过思考选择最为实用的解决方向,也是数学思想的基础与支持。解决方式则是学生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落在实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教材知识内容并不复杂,大多知识都划分明确,数学教师就能够以单元为形式,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相关知识进行串联,提升模块化教学拥有解题的实际作用。

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这一单元教学时,该单元涵盖整数、分数、小数,又包含着10、20、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系统化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块划分,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计算法则,之后按照单元进行系统性的问题设置,最后引导学生开展口算竞赛,以此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知识系统化的整理,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计算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计算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计算中锻炼学生口算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关联与组建,还能够对单元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拔高,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解题思考模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衔接,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数学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算理的教学,要通过讲解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算理、法则,理解算术规律,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基本的计算知识向新的计算方法转变。第一,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变通。例如,在小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计算方法后,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可以引入基础的乘法计算,将小数乘法算理简单化。如在计算“0.8×4=?”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小数位向前移一位,将0.8看作是8,这样就能够通过基础的计算得出结果是32,然后再将小数点原位向后移一位,即3.2。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运算简单化,从而减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困难,减轻其抵触心理,增加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利用错题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计算习惯

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让小学数学教师更加重视错题资源的利用,但在计算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对错题集整理拥有明确认知,通常都是学生错一题进行一题的讲解,学生对于错题没有深刻印象,导致错题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要利用错题分析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发现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仔细以及计算过程存在纰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同理,错误的习惯也将影响学生一生。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必须利用错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计算习惯,让学生拥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将“看、想、算、查”四步严格落实于学生的每一次计算当中。要实现错题的有效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数学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错题,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观察错题、分析错题、解决错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错误之处,从而增强学生自身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在错题学习中的参与度。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也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运用审题技巧,做好计算准备,通过锻炼口算能力,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注重数学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等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大权.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策探究[J].读与写,2021,18(23):151.

[2]钟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0(16):196.

[3]杨绚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策初探[J].中外交流,2019,26(2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