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算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挥运算教学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能力成长。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倾向,并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方法,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数学练习和思考,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为他们后续更好地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一、提升兴趣,夯实基础
小学生由于年纪尚小,对学习的理性认知较差,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兴趣为学习基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如果教师正在教授“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关知识,就可以引导大家进行“火车对开”的男女生对抗赛,每一组五人,准备好道具进行抢答,抢到并回答成功积一分,“火车”前进一步,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一声令下,游戏开始,教师首先说出一个多位数×10以内某个数的乘法,同学要用老师准备好的道具进行抢答,回答出正确的答案,第一个同学抢答完了第二轮就轮到第二个同学,以此类推。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会很大程度提高,人人都想试一试“火车对开”的小游戏。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乘法的分配律”的学习中,当学生掌握了定义和规律之后,老师再用实例进行实践。比如,小明和爸爸在超市买东西,买了3kg的香蕉(单价4元)、5kg的榴莲(单价30元)、2kg的苹果(单价4元)、3kg的深海虾(单价30元)。问“小明爸爸在超市一共花了多少钱?”,首先要换算单位,3kg=6斤,5kg=10斤,2kg=4斤,接下来进行计算,列出式子6*4+10*30+4*4+6*30,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到“分配率”的相关知识,将6与4相加再乘以4,10和6相加再乘以30,最后迅速得出总共花了多少钱(520元)。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规律,又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些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1]
二、关注题意,认识数量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很多小学数学老师都倾向于把精力放在建立情景和搜集信息的环节上,于是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环节,过于强调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而忽视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也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在小学生学习中比较常见,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很多老师都会出于各种原因,不会直接向学生提出数量关系,这也会导致学生对数量关系把握不准确,最终影响计算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同学们明白题意,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做完了例题之后,可以让同学们对题目进行修改和举一反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集中精神,又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思考。接着要构建模型,分析题目本质,逐渐把握数量关系。小学数学计算应用题的多样性很大,只要稍加改变,就能衍生出很多新的问题,对于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而在新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小学生必须掌握“距离、时间和速度”“总价、单价和数量”这两组数量关系。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常见常用的数量关系种类,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这两组数量关系生成和具体运用,并通过对这两组数量关系的解析来解决更多的具体问题。[2]
三、考虑生活,推进发展
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如果老师单纯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学习中。因此,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素养时,可以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真正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运算的快乐和魅力。比如,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预先设定一个预先准备的问题,即:学生和妈妈在商场买衣服,发现商场推出了满减活动,妈妈想要一件大衣,价格是9243元,满减规格是要凑够9999元才会满减1000元,那么妈妈还有凑单多少才能享受满减?然后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商场的情景,让学生计算出所需费用756元。这些问题的预设和多媒体的使用能使小学生产生更多的求知欲。在这种环境下,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并利用自己的运算来提升自己的计算水平。
五、拓展技能,把握口算
口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既能缩短算术的时间,又能使数学测验顺利进行。在训练学生的计算素养的同时,还应注重计算的精确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积累、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学只有落在实处才是硬道理,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取得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长期的努力和沉淀换来的。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亦是如此,它需要一定量的口算练习积累。有时,我会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来考查学生们的课后口算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级80%的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其中还包括一些每次都又快又准的同学,但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有经常算错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可以采用一些口算能力教学新方式来帮助他们: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全班性的口算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口算能力,每一天都利用课前的3分钟完成一些小练习,并让同桌间互相批改,让学生在批改中也能发现自身的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作为支撑,训练和提升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天方夜谭。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但是传统的方法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小学生口算能力教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开展让学生感兴趣的口算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知识。小孩子渴望得到鼓励和表扬,教师可以很好地借用这一点,开展一些有趣性的竞赛活动,例如口算比赛、口算抢答、口算小组赛等活动,给予胜出的孩子一些表扬和激励,如发小红花、给一些小礼物等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参与口算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口算能力的提升。[3]
六、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数学在小学阶段被认为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学科之一,运算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燕.夯实基础筑建高墙——论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2021.
[2]杨娜.小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培育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15):1.
[3]侯雪娇.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2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