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环境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多导致的粮食危机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被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旨在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引进生物工程技术,环境污染防治的操作更容易实施,成本低,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尤其是在污水处理的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生物工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生物技术的概述
生物技术和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点,是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比如,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其在改善农作物、加工食品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应用到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环境生物等多个方面,是新时期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高新技术之一,它便受到世界范围各个国家乃至许多民间研究机构的关注,其发展速度非常快。
2生物技术处理原理
生物技术是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经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经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3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探讨
3.1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农业、工业、建筑业发展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随意排放这些污水,会极大的污染水源。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中,效果显著。首先,采取投加特种菌法处理污水,在污水中加入有分解污染物功能的微生物,保证特定细菌的稳定性,实现对难降解废水及有毒废水的处理,该技术的应用成本非常低。但是其效果不稳定,尤其是在处理流动水的时候,所投入的微生物极易被冲掉。因此该技术常被应用于静态污水的处理。试验表明,固定微生物法的应用效果是其他常规方法的6倍,同时能够达到50%的脱氮效果。
3.2在农药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较高,在发生病虫害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户均是应用农药来实现治理的。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磷和有机氮,这是污染空气和水源的重要物质,同时也会威胁到人体健康。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并不会影响环境及水源,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杀虫效果。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替代农药杀虫技术,极大地缓解了农药滥用所引发的污染问题。
3.3在固体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这些固体垃圾不易于分解,是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固体垃圾的处理,大多采取的是掩埋处理,这些污染物长时间得不到分解,导致土壤污染。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来处理固体垃圾,能够实现生物分解代谢,并且还能够将其应用于其他用途,实现对循环再利用。这不仅实现缓解了固体污染物所产生的土壤污染问题,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处理成本,甚至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
3.4在白色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
白色污染物主要以使塑料袋等垃圾为主,这些塑料袋难以降解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虽然当前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但是当前在各大商超仍可以发现使用塑料袋的现象,个别人员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乱丢垃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塑料制品,能够实现有效的降解,破坏其内部聚酯分子结构,在节省成本的同时,缓解白色污染问题。
3.5在生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在社会发展中,生物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生物物种处于不断减少的趋势。据相关预估表明,在接下来的20-30年时间里,将会有近1/4的物种陆续消失,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做好生物保护及品种改良工作至关重要。在生物品种改良中,生物工程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工程技术的支撑下,培育并改良新型生物品种,能够为保护环境提供重要的帮助。
3.6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包括:水源、土壤、空气等等,均是监测的内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展开监测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物传感器技术属于固定化微生物和电化学的结合体,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及监测准确性,当前在产品检验及发酵工程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生物工程技术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其作用也会更加明显,为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帮助。
4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加强对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力度,确保生物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传统的环境保护理念当中,较为重视后期的治理,这种理念无法满足当前的环境保护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有关部门要加大环境保护理念宣传力度,并加大生物技术研发力度,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研发新型的生物技术。要想保证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得到更好运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为重要。在研发生物技术的过程之中,需要使用大量资金,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政府有关部门而言,要加大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进而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第四,有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提升生物技术研发水平。资源的共享是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不同部门之间通过有效配合,实现资源共享,能够保证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得到更好运用。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网络生物技术沟通平台,并将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信息发布到此平台,促进研发人员之间的沟通,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积极做好环保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工程技术属于新型技术,安全性高,成本低,将其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中,能够极大的优化传统环保工作模式,提升环保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非凡,张俐.环境保护工程中的生物技术极其重要进展[J].科技尚品,2016(01):207.
[2]乐磊磊.论生物工程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应用趋势[J].福建农业,2015(08):166.
[3]陈磊.试析环境保护中生物工程的重要性[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