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王宁

陕西省勉县勉阳街道办中心小学,7242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针对当前作业设计重量轻质、形式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注重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设计策略。通过引入多元化和创新性的作业形式,如实践探究、跨学科整合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立德树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DOI:10.12721/ccn.2024.1570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与复习,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重量轻质、形式单一的问题,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探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引入多元化和创新性的作业形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一)重量轻质:作业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内容上往往过于简单和机械,缺乏深度和广度。许多作业题目都是对课堂知识的直接重复,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挑战和训练。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导致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忆和复述知识,而无需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也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作业内容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形式单一:作业形式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形式上往往过于单一和传统,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传统的作业形式如书面作业、练习册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新兴的作业形式如实践探究、网络作业等则相对较少。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同时,作业形式缺乏创新性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在信息化时代,新兴技术为作业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来丰富作业形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缺乏个性化:作业设计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需要不同的作业设计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内容和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

这种缺乏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方式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因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作业内容可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作业形式可能过于单一或枯燥无味,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一)实践探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深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土壤中。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实践探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感知数学的奥妙和实用性。

以“图形的认识”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项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实践探究作业。作业首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仔细观察并寻找身边不同形状的图形。无论是在家中摆放的家具、窗外的建筑,还是学校操场上的设施,都可能隐藏着各种几何图形。学生需要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些图形的瞬间,这一环节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接下来,学生将利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对所选图形进行精确的测量。他们需要测量图形的边长、角度等关键参数,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出图形的面积或周长。这一步骤不仅巩固了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学生需要将他们的发现、测量过程和计算结果整理成一份简单的报告。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发现,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这份报告也是他们实践探究成果的展示,让他们更加自豪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究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观察、实践和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跨学科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跨越学科的界限,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跨学科整合成为了一种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

以“统计与概率”这一章节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项跨学科整合的作业,将数学与语文、科学等学科紧密结合。作业要求学生围绕环保主题,展开一项综合调查。学生首先需要运用语文知识,自行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确保问卷内容清晰、准确,能够收集到有效的数据。接着,学生将走出课堂,采访周围的居民,了解他们对环保的认识、态度以及参与环保活动的意愿。在收集到数据后,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他们需要计算各项指标的百分比、平均数等参数,并运用统计图表将数据可视化。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够锻炼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最后,学生需要将调查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撰写报告时,学生需要结合科学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项作业,学生将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创新设计作业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想象空间。

以“数与代数”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创新设计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或玩具的设计中。这样的作业没有固定的模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或玩具相结合。他们可能需要运用数的认识来设计游戏关卡,或者利用数的运算来制定游戏规则。代数式的运用也可以为游戏增添更多层次和变化。这样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游戏元素。完成设计后,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详细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他们有机会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学生们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关键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跨学科整合、实践探究和创新设计等多元化作业形式,学生得以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并深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继续探索更多富有创意和实践价值的作业设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傅明玉.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2(14):2.

[2]刘秀英.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策略分析[J].教育界, 20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