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作物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转基因农作物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大幅度增加了生产农作物的数量,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有关于食品安全的一系列问题。为了避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做好食品安全与卫生工作,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从而做好食品安全工程相关工作。本文将从食品工程内涵、目前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的有效策略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食品工程内涵
近些年来,食品工程是食品行业中“出镜率”最高的概念,细化而言,便是立足于人力健康、保护环境层面定义形成的拥有绿色性、环保性的食品安全系统,有助于推动发展目前我国国内的食品行业。
二、目前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食品安全中,化学污染是最为主要的影响要素之一,以下是较为多见的食品化学污染:
1.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现阶段,环境污染指的是依托于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工厂将各种废气排放到空气之中,以此造成空气污染,使得存在于空气中的粉尘数量较多,严重影响着食品原材料与动植物的健康生长,大幅度降低了食品生产的质量。部分企业未能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合理排放废水,在河流中直接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引发的水质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生存于污染水质中的鱼虾类,在生物富集的影响下,它们体内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较多,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1]。
养殖业与种植业乱用化学品引发的源头污染
为了进一步增加生产农作物的产量,部分农民会提高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频率。肥料能够缩短收获植物的舟曲,加快植物生长的速度,而农药能够防止害虫破坏农作物。但是,通常情况下,使用肥料后,会严重破坏地表,残留的农药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威胁。在养殖禽类动物期间,也会为了催熟,注射生长激素、兽药等,从源头层面,严重危害了食品安全[2]。
二恶英污染
二恶英是一种化合物,有着极强的毒性,常见于化学制品、工业焚烧尾气、汽车尾气等,二恶英有着极大的危害,同时,伴有着较高的致死率,致畸性和致癌性较强,会极大的危害人类和动物,若是与水产品、乳制品产生了间接或者是直接的接触,会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食品加工时添加过多的添加剂
在生产食品期间,生产人员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要素,包括:食物的味道、口感、色泽、保质期等,会添加一定的添加剂。但是部分生产者。为了在食品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食品添加量使用的过于频繁,以此会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3]。
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的有效策略
为了确保食品整体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做好源头把控工作,而供应商和原料是管理食品源头的重点,应当高度重视管理供应商和原料工作,而在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当紧密配合,共同协作,可以分别从五方面内容来加强源头食品安全,详情如下:
(一)推行绿色养殖和种植,熟练掌握合理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要积极推进和实施清洁种植和绿色养殖,在源头上,把关好食品产业的原材料。食品的第一来源是养殖业和种植业,与此同时,也是食品生产安全把控的第一环节。要倡导健康绿色的养殖和种植方式,由于食品安全会受到水源污染或者是产业环境污染的影响,为此,针对于食品生产区域,政府需要创建环境网络监测,加强排放各类污染物的控制力度,避免或者是降低污染食品和环境的几率。对于有关技术,国家要制定相关要求标准,同时加强实施力度,落实好执法农药工作,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种植大户,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和熟悉安全使用农药技术方法,加强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使农业生产不断朝着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减少源头污染食品生产出现的次数[4]。
严格管理采购原材料的质量
对食品安全问题直接产生制约的重要因素是原材料,原材料质量是否过关是食品安全反映的关键环节,为此,原材料的选择尤为关键。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涵盖着多个流程,包括:保管、购进、验收、进货渠道,无论哪一项流程,就需要严格把控。想要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保证食品食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要从源头上做好原材料安全与质量的控制工作。
在实际展开采购工作之前,采购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和调查市场行情,选择最优性价比的原材料,并选择信誉度高、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在进行食品采购工作齐家,需要检查供货商的相关许可证,包括:食品安全合格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等,切忌为了减少采购成本从无证摊贩中采购原材料。不仅如此,在对蔬菜等食品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供货商喷洒农药的具体状况;在对肉类等食品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要检查供货商的肉质化验单,确保食品采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5]。
强化监督管理食品生产加工安全过程
食品安全影响的一大要素是加工生产食品环节,为此,作为负责食品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此有明确的认知,借助于加强引导和宣传工作力度,使生产加工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全方位的提高安全生产食品的整体质量。针对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相关监管机制的完善性,从源头加工生产食品中,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食品加工厂进入原材料时,就要做好记录,并创建档案,在生产食品期间,严格管理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内容,确保不会威胁到人体健康。要不断提高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的要求和标准,应用流水线生产模式,包装干净、卫生的加工食品。严格要求生产车间内的卫生情况,员工在实际展开工作之前,需要正确佩戴相关用具,穿戴好工作服装,并做好洗手和消毒工作。企业要严格分离生熟车间,确保各种原材料不会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包括:蔬菜、肉类、水产类。同时,还要定期进行车间清洁工作[6]。
结束语:
总的来说,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关乎社会和谐发展和民生的大事,紧密联系着国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此,可以通过推行绿色养殖和种植,熟练掌握合理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严格管理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强化监督管理食品生产加工安全过程等方法,从源头上,做好食品安全工程工作,从而使食品的生产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梁晓涵,林敏,万娜,等. 基于食品安全指数法和危害物风险系数法评估海南芹菜的农药残留风险[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1):112-121.
赵巧润,曹宇璇,曹怡凡,等. 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324-32.
刘源,张开惠,王莹莹,等. 多重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3,49(1):337-346,360.
史彦龙. 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的进口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3):978-985.
折欢欢,冯贝贝,张毅,等. 磁性甲壳素/壳聚糖复合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3):838-844.
陈潇,邵懿,国鸽,等. 我国食品理化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食品安全知信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7):2357-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