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升水质检验与化验工作的水平,检验人员要明确化验、检验程序,明确检验工作标准,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开展检验、化验操作,缩小水质实际情况与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的反应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水质处理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1水质检验化验误差分析概念
进行水质化验检测误差分析时,检验人员要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和误差作为监测对象,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检验人员还要认识到数值本身可以作为检验物理量的真实数值,开展水质检测工作期间,如果无法得到水质的真实化验数值,就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计算水质化验的平均值,以计算结果代替化验平均值。同时,考虑到化验检验本身存在次数限制,要求检验人员要结合水质检验化验工作要求计算数据检验平均值,得到近似值数据信息,化验检测过程中运用的平均值主要为算数平均值、均方根平均值等。
水质化验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检验人员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保障检测数据信息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一般准确度主要是指检测得出的真实值和数值之间的偏差,以便更好的反应检测误差的大小,表示检测误差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相对误差。除此之外,精密度主要是指特定条件下采用的均匀样式,采用这一均匀样式进行反复测量,测量过程中数据信息存在一定的重复度,误差为随机误差。另外,为了保障检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检测人员必须保障检测数据结果的精确度,化验检测水质过程中,要结合水质的实际情况,保证检测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2水质检测化验过程中的误差
2.1污水水质检测误差
开展污水水质检测工作期间,化验结果较为容易出现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仅会降低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会给后续污水治理工作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现在我国相关部门非常重视污水水质检测工作,污水水质检测相关规章制度逐渐完善,水质监管部门的办公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检测设备较为先进,这一情况提升了水质检验工作的水平,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水质检验工作中的影响因素,提高了水质检验工作的整体效率。除此之外,进行污水水质监测工作期间,检测人员要充分运用不同的物理化学反应,对水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采用先进的水质检测手段提升化验结果的精准度,得到准确的水质检测结果。但是,实际进行污水水质检测化验工作时,检测数据显示污水的实际值和固定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发现与实验室环境和检测仪器状况有着密切关系,综上所述可知污水水质检测过程中出现误差本身为正常现象。因此,为了缩小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必须做好水质检测化验误差分析工作,保障水质检测结果能够最大程度上反映水质的实际情况。
2.2误差种类
污水水质检测期间出现的误差主要包括:随机误差和绝对误差两种。第一,水质监测化验期间由于随机误差数据中有着很多无法确定的因素,使得检测数据出现误差,然而这种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它其实属于正常现象。在我们日程生活中,较多数的水质监管部门在对水质进行监测过程中,都会相应的产生监测误差,在通常检测情况下势必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就使得真值与检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虽然这样的绝对误差是无法避免让其产生的,但是绝对误差在某种程度上却很难对水质检测数据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污水水质的检测结果是需要检测人员利用精准的检测数据进行计算的,进而使绝对误差能够有效的被剔除在检测数据之外,使绝对误差的存在不会对水质的结果造成任何威胁。第二,污水水质检测过程中的随机误差是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的,致使检测结果会产生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地产生在检测过程中其实是无法避免的。在大多数水质监测部门工作人员在对水质检测过程中,随机误差的产生对水质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间接地影响污水水质监测的结果,但是如果这种随机误差出现的频率变小,例如,在污水水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能够及时地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验证,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随机误差的产生,保障高效率完成工作。
3水质检测化验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分析
3.1直接测量数据
水质监管部门在对水质进行检测化验数据分析时,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手段对水质进行检测化验。首先,检测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直接测量方式,其实直接测量方法就是指在水质检测化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当中,将测量数据进行直接的分析与读取。在通常情况下,直接测量水质而获取的数值在水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两种形式的误差,主要误差是多次测量误差和单次检测误差。当水质检测人员在检测时,在实验室中通常会碰到检测项目因素的阻碍,致使不能及时完成水质检测而要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工作。因为有些检测项目只能对其进行一次策略,在对待这一测量值误差,检测工作人员应当依据水质测量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纠正。然而对于部分随机误差,利用水质检测仪器设备使测量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其及时进行矫正,当出现无法计算的状况时检测工作人员可以将仪器的最小刻度的50%设为测量允许中的最大误差。在水质试验过程中为了保障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可以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次反复测量,进而使测量数据与真值贴近。
3.2间接测量误差处理
水质监管部门在指派水质检测技术工作人员检测污水水质时,其中检测数据大多是通过将直接测量数值引入计算公式中获得的,因此间接测量所得数值的误差状况不仅与直接测量数据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而且还与分析公式计算的构成有关联。间接测量在计算平均误差时,应当综合考虑水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因素,因为绝对误差的存在是相互累加而获得的。间接测量误差与直接测量误差之间本来就存在很多预算关系,这其中就包括减法、加法、除法及乘法等计算关系,因此产生的物产同样也会受到这些计算关系的影响。综上所述水质检测工作人员在进行最终值和测量值计算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计算工作流程,尽量减少因计算流程而产生的误差,进而使水质检测结果得到保障。
4总结
相关部门非常重视水质检验化验工作。因此,为了保障水质检验化验结果的精准度,检验人员要结合水质检验工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化验方法,做好水质检验化验监督工作,减少周围因素对水质检验结果质量造成的影响,缩小水质检验化验误差。
参考文献
[1]刘素娟,殷春艳.分析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方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00(003):230-231.
[2]李剑.分析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000(025):567-568.
[3]温雅.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018):326.
[4]倩赵.水质检测化验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探究[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