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马琳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教师进修学校,473000

摘要: 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有效开展生物学高效课堂成为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尝试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生物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4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存在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从学习兴趣、知识要点、知识体系、生物概念、学习探究、复习模块、总结知识七个方面入手,阐述提升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快速理解、内化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切入口。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在分析生物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完成深层次的教学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够获取更丰富的学科知识。例如,在开展生物课程细胞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综合分析这节课程的知识点。细胞虽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凭借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经历,但是思维是形象思维,如果直接按照知识进行讲解,很有可能会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要以学情为依据,以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基础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细胞是什么,并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相关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运用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及质量。在复习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将其制作为微专题。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勾画重点和难点知识,还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体系。

二、重点剖析知识要点

高中阶段的教学与高考有着密切联系,新高考求新求变,高考试题不仅会考查重点和难点知识,而且会贴近时代和社会生活实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将知识的整合和运用作为考查目标。所以,在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明确高考导向。生物学教材涉及较多内容,且有着一定的难度,教师要以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基础制作微专题,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在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的同时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其灵活运用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动植物细胞相关知识时,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明确生物知识在学生成长及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寻找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引入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引入洋葱皮和口腔壁膜的内容,使学生对二者之间的差异的探究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学生产生兴趣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将课前提前准备好的器材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进行相互交流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与其他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的研究分析,教师也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及时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渐地构建一个更加完善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生物知识的学习以及个人的成长。

三、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只有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但是,高中生的各项能力尚处于发展之中,在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不太理想。所以,教师要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指引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充分了解各个知识之间的差异、关联,以此衔接知识、构建体系。

例如,在教学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科学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完成体系的构建。例如,教师可以先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使学生基于此对知识进行分析及研究,并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将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给予了学生探究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获得自己的见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的同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由浅入深的探索,就能使其在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掌握更实用的学习方法,从而达成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引导,使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并进行知识体系构建,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的运用

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是学生加强对知识认知的基础,是学生内化知识、更好地运用知识的前提。为此,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依托完成教学体系的构建,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巧妙引导,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为其更好地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五、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各项能力、核心素养培养、学科技能指导的有机统一。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功夫,使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可以尝试探究性教学法,探究式教学能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更加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六、复习模块的设立

单纯依靠教授知识无法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学生的记忆力有限,记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如果不注重复习,那么就会出现一边学一边忘的情况。因此,教师要设立生物复习模块,基于这一模块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快速内化,从而为生物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进行简单的生物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运用理解性学习法,使学生基于知识是怎么来的、有哪些结构、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对知识进行复习及学习。在进行复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构建生物学模型,借助生物模型的形象性、生动性,帮助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及分析,使其在进一步加强对前面的知识的印象的同时内化知识,形成思维能力。

七、理论知识的总结、梳理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总结,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总结知识的方法,并为其各项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从帮助学生总结理论知识、设立生物复习模块、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剖析知识要点等方面入手,研究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以此充分提高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效率及质量,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不仅仅能够学习到生物知识,更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具备良好的态度和科学的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学忠.关于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95):124-126.

[2]朱东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