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中,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打破传统模式下语文教学的弊端,最终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数字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愉快的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说有兴趣的学习不一定能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但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因此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发现,数字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具有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课文《咏鹅》的时候,在课前放映一段鹅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鹅的叫声、鹅的形态、鹅的动作等,这样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结合视频进行讲解,就能够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出“曲项向天歌”时鹅的姿态,“白毛浮绿水”时鹅的样子,“红掌拨清波”时鹅的动作。一方面渲染了气氛,也创造出了诗中的意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塑造一个声情并茂、充满活力的课堂,便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师结合课本利用口头解释或者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课文,既不能将教师的意思很好地传达给学生,也不能调动课堂活跃的氛围,容易造成学生精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将各种图片、视频、音频穿插进课件中,一方面丰富了授课内容,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避免连续枯燥地讲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烦感造成的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使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让课堂更加紧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1.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有助于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发挥多媒体的可视性、直观性特征,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很重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对于很多新鲜奇特的事物很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这些事情吸引,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化的内容通过动画展示,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燕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影视片段当中有关春天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燕子的外形特征,这样学生很容易将视频中的燕子和自己实际生活中见到的燕子联系在一起,进而再为学生讲解本篇文章的内容,这样学生理解作者的文字语言时难度会有所降低,同时也能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印象。
2.搜集学习资料,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说只有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而是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同样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学习,获取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任务,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寻找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上课后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找寻圆明园的相关图片,了解圆明园的古往今来,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
3.改善教学环境,创设信息化学习场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来设计信息化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自主地组建知识框架,激励学生独立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来优化语文教学,扩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在图文并茂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有所降低,从而学生可以更为轻松地进行学习,掌握更为丰富的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威尼斯小艇》这一课的时候,教学难度很大,很多学生并未去过威尼斯,不了解威尼斯当地的风土人情,根本无从知道威尼斯小艇位于何地。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走进威尼斯,领略威尼斯的迷人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4.开展个性化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学习的时间极为有限,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授课的方式,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这种个性化学习需要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自主择优选取学习方法。语文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紧紧围绕着文章内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创新元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5.注重教材整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语文阅读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和语文学科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的迁移。教师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从而扩充课堂的知识量,挖掘语文阅读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也是教学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写作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写作方法,补充写作素材,还可以分析学生的写作,在此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总结一些优秀作文中好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说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新路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读写算,2021(27):121-122.
[2]杜蓉.基于部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字词句段教学训练浅谈[J].读写算,2021(27):150-151.
[3]李秀英,胡鹏飞,王娜,孙歧杰. 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教学构建模式探索[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何以为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1:517-527.
[4]马桂萍.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21(18):58-60.
[5]林子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