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航空器维修单位质量追踪与风险管控探索实践

史相陆1 郝豪杰2

1.洛阳北郊机场的,471000;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471000

摘要: 民航业与航空器运行有关的航空活动安全有序,航空器维修是至关重要和基础。本文将探讨航空器维修单位对航空器维修质量追踪和维修单位在维修实施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控,确保航空器维修的规范性和适航性,安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
关键词: 质量风险;法定自查;安全信息;整改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1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 维修单位航空器维修质量管理

航空器维修工作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航空器维修质量作为维修单位的管理重点,在CCAR-145规章中予以明确要求。目前各维修单位从最初的维修检验、过程控制,逐步发展为实施系统审核和全面质量管理。细化至航空器适航状态监控、维修手册程序的符合性、人员资质授权预评估、质量调查、维修差错管理、维修系统内部审核、外部协议单位的资格评估、器材检验、维修记录、维修设施设备工具管理,适航资料管理、工程管理、生产控制、人员培训、维修工作准则等等方面进行监督控制,存在人力投入大,各种控制表格资料多且繁杂,相互关联性不强,查询困难,信息流转不畅,大量监督检查记录需要整理存档。特别是在监督检查或自我质量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或不规范行为,由于种类多,责任人不一致,整改时间长等原因,可能会出现脱控、超控,甚至未完成整改,即使完成整改后复核监控困难。领导决策层无法利用历史问题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分析预测,对维修单位多发问题、重复出现问题不能合理准确的利用数据驱判定掌握运行趋势。

二、 维修单位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民航维修单位也按照规章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安全管理。为防止出现重特大事故,国务院安委会要求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为强化民航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合规主体责任,提升民航生产经营单位“自律”意识和合规水平,民航局在行业推行法定自查工作,这些要求和举措均为更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其包含了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事件调查、应急管理、安全信息管理、法定自查事项库管理、符合性判定制定、原因分析、缓解措施制定、跟踪复核等等事务相关工作。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彼此关联性不强;从管理上说手段点、面分离,以结果为导向,决策层不能动态聚焦,无抓手,不精准,造成为决策曾导向不准。从安全数据上说数据分散、格式不一、缺失,相互孤立;大量历史数据不能充分利用;数据查阅、统计不便。日常运行中出现的小的没有导致后果的偏离不能被持续追踪。关键合规事务不能闭环跟踪。从工作效率上看工作重复录入、工作繁琐,效能低下;危险源、隐患全生命周期跟踪困难;合规信息、法定许可状态(逾期、将逾期)收集困难;自动化,智能化差,人力投入大。

三、 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及融合

笔者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对维修质量、隐患排查、法定自查、风险管控进行了梳理分析:

1. 安全管理体系是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的做法;安全风险管理是利用可用的安全数据识别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潜在后果,注重过程控制;维修单位质量管理是对维修实施中过程质量管理,是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的支撑和补充。

2. 安全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体系核心部分,安全隐患是针对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措施失效的环节,通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现把风险控制在事故前面。(见图1)

图片26.png

图1.风险管理与隐患治理关系

3. 法定自查是一种工作方法,用于发现问题 ,安全管理体系(SMS)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法定自查是上述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 “入口”,可以有效帮助维修单位全面系统梳理存在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隐患问题,为SMS管理进行问题分析和处理提供工作基础。

4. 如何对国家、局方的各种安全举措进行融合,在符合规章的基础上,高效、精准、简便、实用的进行融合,不断提高运行安全水平,是摆在研究小组的一个任务。通过分析认为,所有的举措均为信息驱动,过程、质量监管、法规符合性监管为融合点。

四、 解决方案

1. 首先考虑如何收集、整理数据并与其他安全数据和安全信息源进行整合;

2. 统一标准,在对标局方法定自查事项库的自查项目基础上,为每条法定自查事项编制维修单位符合性判断标准。并将本单位自身管理制度、程序、标准等要求融入法定自查事项清单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定期自查;

3. 建立相关手册程序,明确相关要求,细化流程;

4. 研究编写一套《安全管理系统》,简便、及时、实用的融合管理。

五、 探索实践

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减轻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实现:

1. 信息收集处理

 自愿报告信息、强制报告信息、安全隐患随手拍、检查/督查信息、法定自查计划和实施,以及不符合项信息、自我质量审核信息、第三方审核、隐患排查、事件调查等信息的收集、判定(性质)、处理、存档、统计、共享、调用、追踪等。并根据逻辑判定自动加入隐患库或危险源库或安全信息库。解决数据分散、格式不一,打破信息孤岛,监管和管理层直接了解信息的处理流程及进度;各类信息长期存档,便于查阅、统计、利用;监管层和领导层直接了解(维修单位运行的趋势,对安全管理起到提示和抓手,便于 “盯”重点系统和各部门问题分布趋势,便于 “盯”重点部门;随手拍功能方便危险、隐患等自愿报告,便于激发全员参与;对信息判定为隐患或危险源或安全信息自动加入相应清单。

2. 监督检查与法定自查融合

将各类监督检查与法定自查融合、实现法定自查事项库的管理、法定自查计划按期开展自动提醒,自动生成检查单、自动记录自查过程、对不符合项自动生成问题整改通知、自动生成法定自查报告等。对各部门法定自查事项库进行动态管理,解决法定自查事项库更新不及时法定自查按期执行提醒,防止“漏、忘”或不及时开展;自动生成自查检查单,减轻繁琐的检查单制定工作和不全面情况,解放了人力;实现移动、PC端检查,自动全程记录各部门法定自查情况;自动生成法定自查报告,减少繁琐的统计报告工作。

3. 危险源和隐患评价治理

对风险识别直接识别出的危险源或隐患排查出的隐患,以及对各类安全信息进行自动逻辑识别出危险源或/和隐患,自动生成清单报表。对加入危险源库的危险源和隐患根据风险矩阵(可能性、严重性)实现线上风险评价,自动加入相应清单库。并全程跟踪;领导决策层或监管层可直接了解各部门隐患/危险源库数据或趋势,并实现单一/全部问题跟踪;自动生成清单报表,减轻工作劳动强度。

4. 整改措施跟踪

将监督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和各类信息判定处理、以及隐患或危险的分级管控缓解治理措施进行全过程跟踪记录等,根据下发的整改通知,自动通知责任部门主管或责任人;落实责任到人;领导及监管部门对整改治理任务进行线上督办,全程跟踪;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提交的整改措施线上评估批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按时限完成治理整改,提交验证材料(包括音视频、各种格式的文件、图片等)方便线上远程验证;可直接线上掌握整改进度;系统自动记录问题,便于后期追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