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众所周知,当前的时期之下,我国高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并且高层建筑物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其施工中应用的各项施工技术,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在高层建筑物不断增高的同时用量也不断加大,为了避免使大体积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温度裂缝以及自缩等问题,使得整个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性受到影响,我们就必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各项细节进行把控,确保原材料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以及后期的保湿养护都应当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尤其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从而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1大体积混凝土与土木建筑施工概念浅述
混凝土的原材料中有非常多的物质,包括水泥、粗骨料、水、掺合剂和外加剂等等。所以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原材料配比的选择与制定,制定混凝土原材料的设计方案时,应当提前考虑出80天左右的工期进度,对于之后的有关工作应当进行充分的考量,包括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化热问题,所以可以适量的减少水泥使用的比例,避免混凝土中的水化热过大使其出现变形。由于混凝土施工中可能面临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所以我们通常会进行现场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体量过大,所以在进行拆模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温度是符合拆模标准的,通常要控制在20℃以下。不仅如此,为了使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得到控制,我们需要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表面温度以及外界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这一操作主要是在浇筑的前期,在凝结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周围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有效控制,使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阶段,应当保证水分满足浇筑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阶段,因为温度等不可控因素,使混凝土水分蒸发,产生延迟或阻碍水泥水化进程,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相对较大。在土木施工的实际阶段,通常混凝土浇筑之后的后续几天情况做重点关注与养护,基于此,必须采用适当方式方法进行养护工作。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的主要养护手段为蓄水,需要定时定点进行实际监控和操作。另外,如果施工环境过于寒冷,或者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则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加温操作,主要需要用骨料或水。加热骨料温度需要控制在大约30℃,加热水温度需要控制在70℃,整个混凝土的控温大值不应大于25℃,如果混凝土达到了初始温度的标准,则不可以用直接方法解热,或者存放于暖棚里。另外,应当以控制混凝土湿润为目标,对混凝土浇水,在振捣与抹平混凝土表面之后,需要第一时间用湿麻袋或草垫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减少混凝土的水分蒸发现象。完成浇筑混凝土操作之后,还需要在大约14d之内维持浇水操作后,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尽量在晴天进行,雨天则会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如果工期要求必须在雨天进行,则应当在防雨准备上做到万无一失。
2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选择比较适合的水泥品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以水泥作为主要的品种材料,所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对工程的开展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水泥品种的不同会使水泥的质量出现差异,相应的水泥中的矿物成分也就不同。从水泥的矿物成分来进行分析的话,按照发热速度从大到小可以依次进行排序:C3A,C3S,C2S,C4AF。所以水泥的品种是很重要的,对发热速度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2.2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抗拉抗压性能
首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较为合理的配比。配比的过程要参照以往的施工经验并且要与本次施工环境的具体状况相结合。另外,配比的过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的高,要选取一些技术水平比较高并且细心谨慎的工作人员为主要负责人。在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补充添加一些添加剂去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过补充水分和进行覆盖两大方面,这两方面在上文已经具体的进行阐述过。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在施工过程中要添加一些与纤维有关的补充剂进行提高。
2.3有效控制外部约束力和温度应力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多用于土木工程基础,会受到地基的约束力作用,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位移时,会严重破坏其质量,并严重威胁土建工程安全。为此通常会设计滑动层来加以预防,滑动层的主要结构类型有:砂垫层或者沥青毡层,可使混凝土结构不与地基直接相接,进而起到控制地基约束力的作用,有效避免地基沉降裂缝的发生,这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应多加关注。同时,对于温度应力主要是通过蓄水、覆盖等方式加以控制,其原理在于借助于物理降温的方式,加快内部热量散失,将其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也就有效限制了温度应力,进一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2.4做好混凝土浇筑后期保温工作
首先是暖棚方式。也就是提升放材料的棚子的温度,但是温度也不能太高,棚子的温度需要每天定时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放置暖炉、热风机及散热器等方式来提高放材料的棚子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棚子整体温度,进而对混凝土起到较好的养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用电安全问题,完善有关的防火措施,避免出现事故。其次是蒸汽养护方式。蒸汽的温度无法长久存在,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保温时间相对不长的混凝土。冬季温度大大降低之后,可以采取蒸汽养护的方式,在保证材料的温度同时,有效提高空气湿度,确保混凝土的湿度,让混凝土水分不会因为冬季气候相对干燥而蒸发,从而出现脱水干裂问题。后是蓄热法。这种方式是通过利用反应散发出来的热量来延迟混凝土冷却时长,在混凝土凝结之前都保证在理想的养护温度范围内。
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大体积混凝土常见于土木工程,并发挥重要的基础稳定性作用,但也面临着较多质量风险,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施工技术以及钢筋等因素,对大体积混泥土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土建施工单位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控制外部约束力和温度应力,严格控制混凝土在浇筑施工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并且不断优化其抗裂性能及抗拉强度,避免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齐猛.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及应用[J].环球市场,2017,000(006):222-223.
[2]杨跃平.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9):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