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高洋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鞍山,114011

摘要: 《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有故障的机械设备,所研究的领域是机械设备故障的机理和维修技术,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是机械工程设备工作性能恶化的规律和机理,寻求延长机械设备寿命和改善其可靠性的途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研究适用的维修安装技术和工艺;以最佳经济效益为准则,研究维修管理理论和方法,为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门学科的理论和重要地位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和考验。本文就《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关键词: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的发展

机械设备是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重要财产物资,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经济资源。只有加强设备管理,正确地操作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适时适地地进行状态监测,科学地维修改造,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连续、稳定地运行。随着工业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管理的理念、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仅靠一些传统修理技术、日渐老化的专业知识以及在现场处理过的几个技术难题个案的成功经验,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对设备维修的需求。

各行业装备水平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设备维修工作与时俱进。研究维修理论,发展维修技术,优质、高效、低成本、安全地完成维修任务,已成为摆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将包容多门学科和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合理地综合应用,形成在环境和条件各异的现场行之有效的维修理论和技术,成为现代维修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如何科学地管好、用好修好、养好机械设备,已不仅仅是保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对提高企业效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有故障的机械设备,所研究的领域是机械设备故障的机理和维修技术(故障排除),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是故障、修理极限、维修性、可靠度、有效度等。近100年来,这门学科的理论和重要地位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和考验。因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4年把它正式列入了技术科学学科分类目录中[2]

2.理论教学的探讨

传统教学方法里面多是以老师为主导, 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机械技术类课程,这样做的教学效果其实不太好。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去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所了解的学生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对于掌握良好的知识点深入优化,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老师则进行耐心引导[3]

《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很重要的实践性超强的学科,比如设备故障分析及诊断技术的内容,它要求学生们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拥有很过硬的实践能力,也包括实际问题当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当中,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装配与维修的理论,以及技术过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方式,增加同学们学习趣味性。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互帮互助,各抒己见,将维修制度制定更加完善,并且可以知道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差异,然后批次取长补短。这样的学习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死板枯燥模式,趣味性更强,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教学质量提升。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多采取项目教学法,所有的项目都应是教、学、做的综合体现,要对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常见问题讲解清楚。比如,在部件测绘项目教学中,我们可以失效齿轮传动轴、蜗轮蜗杆、圆柱齿轮以及减速箱体作为基础,在项目开展中进行分解,将各部件进行详细解析,选择最为恰当的量具与量规,从而实现对零部件尺寸精度的精确测量,完成零件测绘图[4]

3.实践教学的探讨

《机械装备维修工程学》课程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其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合理规划《机械装备维修工程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也就要求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合理的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对于此课程实践阶段加以重视,教师在实践教学部分应该大胆尝试各种创新。

实训的内容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并在实际生产背景下建立具体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制订详细的方案。将总目标分解成细分目标,每个细分目标由若干实训项目构成,每个项目以工程观念设置,主要实训地点在专业实训室、实习车间或专业对口企业完成。它要求教师在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项目指导能力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可聘用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以保证实训计划的设计与执行。

教师必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让学生可以熟知机械设备中各个部件的组织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合理地对设备进行拆装处理。同时,可以对运转中的机器运转时的各项属性参数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使得一旦今后发生故障,能第一时间准确地找出原因,解决故障。只有通过这样反复的实践,熟知教材中的理论,才可以提高学生机器设备维修的基本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逐渐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具备清晰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今后可以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 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M].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2] 李新和. 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周小蓉、黄立东.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教学与优化探索[J].科技资讯,2017(19):151-152

[4] 闭祖勤、何兴博.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探析[J].职业教育,2019(8):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