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

吴丽金 林伍祥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 21世纪,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电力行业的营销管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电力行业试图在数据驱动的大变革中寻找出路,在各种科学的营销管理手段与先进科技的辅助下,整个电力行业都充满了生机。本文从大数据环境下加大力度发展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探究电力行业在大数据时代应如何做好电力营销的信息化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DOI:10.12721/ccn.2022.1571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应当提高自身对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关注度,加大对其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就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展开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我国电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参考。

1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积极推动电力营销信息化,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保持较为认真细致的态度,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实际的营销状况和营销需求,具有较强针对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地对高新的信息技术加以应用,努力增强营销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且以此为基础,加快推动相关营销管控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扩大电器企业的市场份额,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电力企业最终得到的经济效益受到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达到更高的客户标准。借助大数据技术,解决了限制差异化营销的信息处理问题,使得电力公司可以通过用电记录、投诉建议、电话咨询等方式收集客户的基本信息,并利用公司大数据平台对用户进行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敏感标签等分析,并呈现相关用户画像,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第二,实现电费回收的低风险。电力公司的本质是带有盈利性质的公司,因此公司应重视电费的征收情况。具体而言,目前评估电费征收风险的对策有定性和定量两种,通过分析电力大数据平台上的客户信息档案,评估客户用电的实际信用情况,分析客户拒缴费的风险,可以有效减少无效收费,对公司的盈利安全提供保障。第三,保证用电负荷预测准确。用电负荷是指用电者同时从电网消耗的全部电量的总和,根据用电者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工作负荷、农业负荷、能源消耗等,大数据平台的出现催生了新的电荷预测方法,根据以往的数据表明,新的电荷预测方法不仅更加准确,而且有效提高了预测工作的效率。

3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策略

3.1树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理念

大数据时代,能源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尽快完成电力能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引入建立能源销售信息化的理念。当今社会,部分电力企业虽然完成了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但由于各部门缺乏对相关信息的有效利用,造成企业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影响管理人员对电力企业进一步构建电力营销信息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公司管理层形成正确的能源营销的信息化理念,促进电力能源企业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利用,高管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强大,加大应用大数据的宣传力度。风险与机遇并存是当代市场的特性,电力能源企业为了不被市场排斥,必须做出一定改变,认同信息时代的理念,理性引导市场,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相应业务量。

3.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能源企业需要加强与外界企业的沟通交流,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更深入了解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势,进而利用数据分析结果设定长、短期目标,为公司发展做出规划。能源公司要与其他大数据公司合作,尤其是一些设备制造商和大数据软件公司,通过协作获得这些公司手中掌握的大数据资源。企业通过举办有意义的学术交流会,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人才引进,企业不仅要重视内部员工的素质提升,更要重视对实力雄厚的优秀外来人才的吸纳,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员工待遇,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公司,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

3.3支持电力用户需求预测

电力企业的生命线即其所能够提供的电力服务。而从电力产品这一层面来看,优质的服务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不可替代的意义,不能够被人们所忽视。在开展与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工作时,想要进一步增强实际的工作效果,为最终的工作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电力企业则应当学会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积极作用,再以此为基础,认真细致地对相关的用户信息展开分析,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服务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如工业用电户和大型商业用电户。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帮助,企业还应当站在综合的角度上对各项影响因素展开深入且全面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的状况和需求,积极推动原有用户信息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并且加快建立起具有较强针对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的用户需求及时响应机制,在增强用户的体验感和满足感的同时,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牢牢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了解与掌握目前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强针对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地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预测,使大数据技术的价值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

3.4拓展用户业务,构造衍生标签

实施精准的动态营销,需要基于对相关用户业务交易数据的分析获得。根据对特定用户行为的识别,根据用户日常的交易行为,动态化地标注不同用户的身份特征。客户行为的抓取可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或是通过直拨电话、短信服务等方式对其好恶进行数据匹配和自动识别,但是对一些闲散的僵尸用户或潜在的流失用户,还是需要通过不定期的售后服务活动来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利用点对点的电话沟通和商务空间等进行私人交谈,通过积极的关怀服务,准确发现用户的行为信息,实现精准营销模式,满足隐形目标客户的需求。

3.5提高用户满意度

如今,“互联网+电力营销”这一模式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加以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增强用户体验感在这当中的重要性以及其所能够带来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对其的重视程度以及关注度,积极开展与关系营销相关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牢牢把握相关的模块,如评分系统、客服中心以及客户中心,牢牢把握好一系列的信息,如问题解决情况、投诉用户的构成、用户的投诉内容以及用户的满意度等级,再以此为基础,具有较强针对性、合理性以及针对性地对自身的服务质量加以评估,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存在于营销服务当中的问题加以解决,努力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电力能源企业想要顺应市场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自上而下树立电力营销信息化理念,加强管理构建多元化的平台模式,运用“大数据”简化电力用户纸质档案的存储量,拓展用户新型业务边界,构建用户衍生行为标签,增加衍生大数据增值服务,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营销效率,并结合未来电力能源大数据的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电力营销的管理深度。

参考文献

[1]邹立威.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1):64.

[2]丰雪.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探究[J].低碳世界,2021,11(0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