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背景之下,高中的生物教育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积极地寻求创新的教学策略和工具。翻转课堂现已变成教育改革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采用独特的“学先教”策略。新式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借助非课堂时光进行独立学习,让教室变成了师生间的交流和答疑之地,进而更加有力地推动学生的知识吸收和能力增强。特别在这门依赖于特定实践和理解技能的生物学领域中,翻转课堂的实施或许会引发革命性的变革。
一、微课视频导航学,自主学习铺基础。
在翻转课堂的教育方式下,微课视频不只是传授学识的手段,它更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和探索新知的重要渠道。微课的视频应用目的是利用先进技术,将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内容转移到课外,使学生能够自行完成。此种教学方法的显著优势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理解力,灵活调整视频播放的速度与频率,进而实现最佳的学习成效。微课视频拥有导航学习的功能,它能帮助学生独立地管理教学的时间与地点,进而培养他们自学的良好习惯和技能。微课视频中的精简元素也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关键的知识点,从而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和讨论做足了预备。
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针对该章节的核心内容和存在的难题,精心策划一系列微型教学视频。这批视频资料能够展示细胞的外形、功能,以及细胞间的区别与通用性等详细信息。学生能够在家欣赏到这类视频,从而初步探索细胞的基础知识和其特性,确保为后续课堂教学提供稳固的学习基石。在教室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经通过微课视频方式积累的基础知识,策划让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践活动,例如利用显微镜观察各式各样的细胞,并组织小组讨论细胞多样性的重要性等。借助翻转课堂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不仅有能力更为深刻地洞察到细胞在多样性与一体性上的本质,同时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其科学研究与团队合作的才能。在此同时,教育者也应基于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他们的反馈意见,对微课的视频内容做出适时的修正和完善,这旨在更加符合学生在学业上的期望。
二、问题情境巧创设,激发思维引探究
在翻转课堂教学体系里,问题情境创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教育者能够通过精心创建的问题情境与其授课内容紧密结合,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式学习。在构建问题情境时,应与学生的实践人生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储备紧密结合,以达到既具有挑战又富有兴趣的效果,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以“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视频来构建一个问题场景,这个场景描述了一项情况:“当警方在城市的犯罪现场发现了特定的生物样本时,他们如何利用DNA分析来准确锁定犯罪嫌疑人?”这种情境立刻激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关注。在教室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特定的问题场景,深入阐述DNA的分子组成以及其独特性,并引领学生认识到DNA作为遗传数据的承载体,在罪犯侦查过程中,其独特和稳定特性是如何发挥决定性影响的。教育工作者还有能力创建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环节,例如让学生模仿DNA的提取方法和PCR的扩展操作,进而深化学生对DNA技术的认知和运用。经由构建这样的问题场景以及执行翻转课堂方法,学生不只是可以获得核酸的基础信息,还可以培育他们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华,为将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铺垫稳固的基石。
三、实验操作亲体验,动手能力大提升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实验操作是极其关键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实验不仅是一个验证理论学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一个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通过让学生 亲身参与各种实验,能够直接看到各种生物现象,并因此体验到科学探究带来的兴趣,并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生物学的理论和知识。
以“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为例,教师除了通过微课视频方式解释光合作用的核心概念外,还在教学环境中指导学生完成光合作用的各种实验。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实验器材,如水培植物、碘液、酒精灯等,并指导他们进行叶绿体内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在实验的整个流程中,学生们亲自参与,通过观察色素的脱离和变动,他们深刻地体验到了光合过程中的深奥之处。当实验完毕,教师指导学生基于实验数据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这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工作机制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当学生们通过这种实验操作进行亲身感受时,他们的实践操作技巧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四、思维导图助梳理,知识体系更清晰
采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协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倒置课堂教学模式下,能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使其更为清晰和有序。思维导图利用图形、线条和色彩这些元素生动、易于观察地展示了复杂的知识体系,助力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控知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学生能够有系统地回顾和整合他们所学的知识,将各种分散的知识点紧密连接,从而构建起一个完善和有层次的知识结构。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为例,教师指导他们运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组合他们的知识,以“细胞的生命进程”作为核心,进而扩展到了细胞的增加、变异、老化、死亡和癌症转变等多个领域。在各个不同的子领域里,学生们进一步详尽地罗列了这些主题的具体知识点、基本概念、执行流程,以及这几方面如何相互作用和联系。如,在细胞增生的子分类中,学生们详细列举了多种增殖路径,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等,同时也给出了他们各自的生物特征和意义的详尽标注。学生在通过这种思考导图的方式绘制时,不只系统地回顾了整章的主要内容,还深刻地洞察了各知识点间的深层关系及其间的差异性。这不只为接下来的复习与测试奠定了坚固的基石,更加强了他们的逻辑思考与全局掌控能力,而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思考导图,并针对学生导图误区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深化和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
五、结语
进入新时期之后,翻转课堂凭借其“先学后教”的模式,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学科素养,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立足于翻转课堂核心内涵,依据微课视频引领学生、创设课堂问题情境、组织实践操作、绘制思维导图等,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池汇.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194-195.
[2]金英善,张宇,徐小颖,等.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29-330.
[3]张亚丽.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风,2020,(08):94.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0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