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类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关节炎症,关节畸形,关节功能丧失。40-60岁女性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多发群体,接受各类检查后确诊,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节功能的关键所在。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未明,治疗方法也有多种选择,所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基于此,本文特意观察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希望相关内容的总结分析,可以为其他的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便于诊疗计划的具体执行,诊疗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1、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资料
随机抽选100例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展开有效的研究活动[1],使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诊疗工作的开展,继而取得最优化的诊疗服务效果。应由实践经验丰富,责任意识较强的医务人员,在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在45-68岁之间,平均年龄(51.70±2.55)岁;实验组50例,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在47-69岁之间,平均年龄(53.00±2.76)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方法,取曲池、阳溪、外关、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常规消毒,规范操作,持续治疗15天,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问题,进行诊疗方案的改进和调整。实验组则应用中药熏蒸治疗方案,药方组成为:冰片(1g)、姜黄(19g)、海风藤(29g)、细辛(9g)、防风(14g)、羌活(20g)、苏木(19g)、徐长卿(29g)、川芎(19g)、桂枝(14g)、独活(19g),将所有中药放入特制纱布袋中,使中药熏蒸治疗仪煮沸,控制好熏蒸温度及时间,指导患者四肢关节用药,1次/天,持续20分钟即可,治疗20次后观察患者关节功能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2]。
1.3 观察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显效为: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标准;有效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关节功能明显恢复,各项检查结果趋于正常;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患者关节功能越来越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另外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两组患者诊疗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及时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后,以p<0.05表示组间结果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调查统计对照组及实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可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
2.3 统计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患者关节稳定性不断下降,容易引发关节畸形及功能性障碍,限制着患者的活动范围,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3]。类风湿性关节炎会给患者造成心理、生理上的巨大痛苦,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必须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展开有效的治疗干预。研究可知,中药熏蒸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对于实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极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关节功能水平的提升。实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诊疗服务满意度均优于针灸治疗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形成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一举数得。
参考文献:
[1]牛国强,徐丽丽.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04)98-99.
[2]李晓辉.中药熏蒸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J].中医急症,2018(07)112-113.
[3]王木静.观察分析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9(20)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