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分析

魏浩

长春卷烟厂,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 本文针对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功能特征展开分析,讨论了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在信息之间的传送、透明封装与解析、功能模块设计、跨平台信息传输中的具体应用,其目的在于积累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应用经验,维持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 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功能模块
DOI:10.12721/ccn.2023.1572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电子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干扰,导致信息失真、丢失等问题,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为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可引入信息传输控制技术来对系统运行性能进行动态控制,以保证电子信息传输质量,为后续其他活动的推进提供良好参考。

1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功能特征

1.1控制与管理系统链路

在该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具有控制与管理系统链路的基础功能,这也是保证电子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条件。现阶段,需要传输的信息格式较多,为便于数据信息的后期处理,需要在传输过程中做好信息格式转换,转换后数据的保真度与完整性,也会影响到后续活动的进行。而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在应用中,能够对系统链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化控制,并且依托技术提供便利条件,可以对整个系统运行过程进行统筹部署,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会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保证通信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另外,技术在应用中,也可以借助实时监控功能,来对整个链路运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链路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1.2进行信息传输控制

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传输信息复杂度也在提高,其中也包含许多重复性高、保真度低、缺失情况严重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会影响到系统的信息传输效率,而且会影响到信息的传输质量,增加后期数据提取和整理负担。而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信息传输过程的科学化控制,在接收到数据信息后,也会基于技术优势对其进行整理、解密、组装、筛选等处理,同时也会从中筛选有效信息进行传输,在保证信息传输效率的同时,提高系统所传输信息的综合质量,减少后续数据整合时的工作量[1]

1.3完成信息输出管控

利用低速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容易出现拥堵的情况,不仅会降低信息传输效率,而且也会影响到所传输信息的时效性,影响到数据的应用价值。在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应用情况下,能够借助软件来对整个信息的优先级进行排序,根据相应的排序结果来建立缓冲序列。同时依据优先级排序先进行重要、紧急的信息进行传输,随后再进行次要信息的传输,以提高信息输出结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2]

2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2.1信息之间的传送

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进行信息稳定传送属于非常基础和主要的运行功能,这也是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在技术的应用背景下,能够基于具体的应用需求,来对信息控制模块的相关功能进行科学化控制,并且在电子信息系统传送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其概况利用高信道来进行信息传输,从而避免信息传输过程出现拥堵问题,保证信息的传输效率和质量。另外,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做好优先级排列机制的合理应用,根据相关判断标准来划分所需传输信息的具体等级,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传输信息,以提高电子信息的传输效果,降低电子信息传输过程的滞后性[3]

2.2透明封装与解析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应用中需考虑信息传输和交换协议之间的差异性,建立独立运行的协议封装与解析模块,以此来完成应用软件的科学分离。就计算机系统运行而言,位于同一层的信息在封装和解析过程中,所提供的传输接口保持较强的一致性,这也要求在系统运行时,需要保持所传输信息的透明性和便捷性。在信息传输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协议包括交换协议与传输协议,前者主要是在应用中进行封装,以满足信息标识任务的科学管理,但是在简单数据传输活动中,不需要使用此协议;后者则是在数据交换过程中进行应用,整个过程会在同信道层面来完成,以满足电子信息的快速传输要求。

2.3功能模块设计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功能模块设计属于非常核心的组成内容,其设计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技术实施与应用效果。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包含筛选功能模块、信息安全管理模块、信道状态检测模块等,在具体设计中,可借助构建化方法,基于模块具体需求来科学配置相关内容。而且在设计前也需要做好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来拓展功能模块内容,以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另外,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模块间耦合问题的处理,以维持功能模块工作状态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拓展性与维护性。

2.4跨平台信息传输

除上述提到的应用内容外,该技术在跨平台信息传输过程中也有着良好应用。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需要降低跨平台信息之间的传输难度,加快信息的传输效率。在平台信息传输过程中,需要提前设置好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过程中也会使用特定编码来辅助整个信息传输过程。考虑到跨平台信息传输过程中,需要不同软件对信息进行处理,这也要求数据传输前需要先进行预处理,将其处理成各软件均兼容的格式,然后再进行数据传输,避免软件处理频繁度过高出现信息保真度降低的情况。除此之外,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也需要依赖各类设备与通信接口来拓展数据包内容,使其可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电子信息传输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依托该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优先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来拟定信息先后的传输顺序,保证所传输信息的时效性。在下阶段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技术兼容性研究,不断融入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模糊理论等),持续提升信息的先进性,同时也需要做好配套软硬件开发和人才培养,持续提升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士虎.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传输控制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06):44-45.

[2]何文江.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6):26-27+30.

[3]田芳芳.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09):192-193.

作者简介:魏浩,长春卷烟厂仓储处中控操作员,男,汉族,吉林省人,本科学历,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物流系统、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