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三观树立而言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而言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将初中历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重视起来。鉴于历史教学的范围相对较广,且新课标需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怎么进行历史教学设计与实施成为了当下教师需深入思考的课题。下列就相关方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教师带来启发,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开展新课标导向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快速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其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价值与魅力,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且这种方式有利于清晰的呈现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相关内容进行剖析,并且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及能力【1】。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时,大多数学生因距离那个年代太远而无法感知林则徐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为什么要急着销毁鸦片,而部分内容是重点,所以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通过呈现相关资源,降低教学难度,并且以情景再现的方式使学生感知知识、体验知识,为其快速有效地进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开展相关知识时,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基于此进行分析及研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相关资料直观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其在分析研究的同时树立正确意识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开展初中历史教学,能够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教师需要将其重视起来。而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方法不止上述提到的几种,所以,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及探索,以确保相关活动的有效性可以落到实处。
二、将时间轴体系利用起来,开展新课标导向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时间轴体系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整理、归纳,可以学生对知识形成宏观认知,从而了解知识的联系,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2】。
例如,在进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建立和巩固》的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思考及研究,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整理知识、归纳知识的方法,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能够落到实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相关方法利用起来,直接呈现时间轴体系,然后引导学生在实践体系上添加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梳理及整合,能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后续的学习也会更加轻松一些。由此可见,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时间轴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改革,可以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充分提升。
三、将历史事件模拟利用起来,开展新课标导向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事件模拟可以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及感悟,可以使学生与身处于当下那个年代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行相关知识的有效学习,所以,教师不妨将该方法利用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过程中获得正确意识及观念。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多个纸条利用起来,上面写下不同的流派及其主张引导学生基于此进行模拟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表达,可以对相关思想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使其能够真正感受到相关的思想冲突,并且在交流沟通的同时,得到思想升华。由此可见,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将历史事件模拟重视起来,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观念及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感知及体验提供保证。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起来,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正确意识及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借助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为各项活动的时效性提升提供保障;教师可以将时间轴体系利用起来,使学生在利用时间轴体系的同时梳理知识、归纳知识,为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保障;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模拟利用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形成正确的意识及观念。如此一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提升,新课标的要求就能达到。
参考文献:
【1】王艳.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的教学策略[J].智力,2020(27):87-88.
【2】孙立群.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0(3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