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

田小丽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敬事街小学 471002

摘要: 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书为他们打开未来人生的大门。美丽的万花筒在眼前展开,孩子们徜徉其间采撷甘露,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如今,高考语文考卷上对祖国经典文化的传承与解读方面的考查已不断加大,只有从小时候养成阅读与积累习惯,才会让学生早早受益。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已势在必行。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拓展与延伸呢?笔者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 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主题阅读;分类拓展;综合整理
DOI:10.12721/ccn.2021.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对于成长在农村的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有效延伸作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单元学习主题,做好拓展;根据学生个人喜好,分类拓展;根据班级特色活动,综合整理;结合平时写作要求,有效延伸。学生越早养成爱阅读的习惯,越早受益。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1结合单元学习主题,做好拓展

浩如烟海的儿童文学是孩子们走向丰富人生成长平台的基石,立足儿童文学的多姿多彩,开展有效阅读将会无形中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赏析水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通过与单元主题衔接,在班级开展主题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英雄,为了更好的把握单元主题,我安排了课外阅读任务。凡是你认为的英雄,找一找他们的故事,认真读,课前五分钟讲英雄的故事。于是,这一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小故事成了古今世界英雄大荟萃。有位学生登台大讲《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晚读时间学生依旧滔滔不绝话《三国》,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因势利导,索性让学生各抒己见,夸夸《三国》英雄。看着学生激动的笑脸,我想趁热打铁,紧跟着我要求学生写一写,没想到真的很出彩!有位学生写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名著中,吾最叹服《三国演义》,在豪情万丈,英武无双的英雄里,吾最痴情赵子龙。战火纷飞,英雄辈出,豪杰称霸,群雄逐鹿,在这情义、忠勇、奸邪、狡诈相互交错的三国时代,出现了一位英武不输吕布、勇猛可敌关羽、仁义可比刘备、潇洒胜于马超的无双虎将——赵子龙。”我想如果没有阅读的激情铺垫,就没有这神采飞扬的文字,没有醉心于文学海洋的游弋,就没有这深情的反思比较,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没有这充满激情的定位。我想,这就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有目的地阅读、细心的指导、有效的展示最终会点燃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最终达成阅读与写作的天然对接,实现语文学习的另一目的——学以致用。

2根据学生个人喜好,分类拓展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儿童文学是其中最瑰丽的一朵。她的故事娓娓道来,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在栩栩如生的形象里,每一个花瓣都有她独特的色彩。友谊、忠诚、善良、智慧、正义是她执着的主题,坚强、自信、希望、友爱、分享是她的告白。而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的喜欢猎奇,有的喜欢冒险,有的喜欢思考。我想,不如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根据学生喜好在班级组成阅读小组。利用班级阅读课,开辟故事书桌、班级心语台,分小组开展阅读,分小组进行阅读汇报。有这样一幅场景令人难忘:探险组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情节跌宕,一边焦急地寻找父亲,一边感受海洋的波谲云诡。寻找的旅程就是孩子们成长的旅程。”英雄组说:“《老人与海》告诉我生命在于不停地搏击、奋斗。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用信心与勇气告诉世人,风虽猛,浪虽大,险象环生的海世界,我来过。”穿越组说:“《史记》让我品读中华五千年的风云变幻,项羽虽不能卷土重来,但他的一腔豪气,虽败犹荣。”“环球组”的学生不断地补充:《悲惨世界》让我明白了永不放弃心中的善良,冉阿让用悲悯的情怀,耗尽一生守护珂赛特,无私的付出令人感佩;《雾都孤儿》中的奥利弗的遭遇令我牵肠挂肚,无论面临多少磨难,他都坚守心中的善良;而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则让我看清人性丑恶、世态炎凉、人心冷漠。听着他们激动的话语,看着他们兴奋的笑脸,我想,这就是我们期望的吧。只要孩子们心中有美丽与善良形象落脚的地方,我们就践行了阅读的真谛。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时下课了,学生的小嘴还叭叭的说个不停,课间也总有学生围着我。这就是书的魅力呀。孩子们在阅读中享受,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收获,在阅读中向往着山外的大世界,这就是阅读的魔力。这种阅读方法促进小学生独立个性的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3根据班级特色活动,综合整理

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古诗是华夏文明的精华,简简单单五个字,常常是一副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字里行间洋溢着古人的千古情怀,是最有价值的读物,是百读不厌的书。在短短的篇幅中,浓缩了许多学生从小就应该懂得的知识和道理,有着特殊的育人效能。经常品读,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心地向善。人人有善念,我们的社会也就和谐了。平时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元素,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学习在校这一条件,引导学生有目的的积累和运用古诗词,让学生浸润书香,陶冶性情,健康成长。语文教师可结合学校活动要求,分主题进行班级、年级经典诵读比赛。广泛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及“成语熟记”、“名言名句积累”活动。分年级举行“草长莺飞春天美”“松风竹骨梅飘香”等诗句集锦赛,鼓励学生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通过手抄报、摘抄笔记、诗句积累等展示活动,肯定学生的收获,激励学生形成习惯。按照要求,提醒学生积极备战,参加“诗词小达人”“文韵沁心”活动,激发学生积累诗词的热情,班级定期开展“诗词接龙”、“诗海扬帆”等活动,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强化记忆。我想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会有很大的收获。

4结合平时写作要求,有效延伸

有效开展课外儿童文学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将会开拓视野,在潜移默化中纠正自己的不足,汲取故事中的正能量形成良好的个性,在与优秀人物的对话中健康成长,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使自身不断地可持续发展。有节作文课我要求学生与凡卡(或其他人)对比,品一品自己的幸福童年。有些学生迅速行动起来,回忆与儿童成长有关的题材内容。如:学生想起了林海音读书的故事,在作文中写道:“想想林海音强忍着饥饿窃读的滋味,我觉得我和她真的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她一边躲着书店管理员的视线,一边想出种种花招来遮人耳目,只求能多看几页书。我不用,我站着看,看累了,就坐下读,只要你想看,你就可以从从容容、大大方方地看,新华书店的大门静静地开着,街上人来人往,店内弥漫着静静的书香。”这种充满幸福的自豪是多么感人啊!还有的学生写道:“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她轻轻地引领我前行,与她同行,我处处是收获,时时有乐趣。在书海中徜徉,品味人生的哲理。在书海中游历,拓宽我的视野;在书海中成熟,在书海中升华,在书海中沉淀”这些闪烁着思维智慧的语句已经告诉我们儿童文学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结束语

人间最美是书香。课堂教学之余,让我们静下心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农村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吧。引导他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汲取人类文明积淀的最芳香的营养,为他们储藏一笔终身的宝贵财富吧。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又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绵长不绝的活力。通过阅读,让学生汲取儿童文学的营养,滋养生活的底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沉醉于儿童文学的精华,拔高学生的人生起点!

参考文献

[1]吴振华.青少年道德修养故事大全集[M].漓江出版社,2013

[2](清)蘅塘退士著.唐诗三百首[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