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外力作用或者是腰椎间盘纤维环变性有关,一般都是因为慢性劳损或者是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因其具有反复发作、剧烈的疼痛等特点,对病人的身体机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临床上,虽然采用了传统的牵引疗法,并且确保了病人的卧床休息,但是因为恢复时间太长,导致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所以,中医综合疗法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针灸治疗属于传统的中医疗法,它利用针灸直接作用于穴位,从根源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还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痛苦。按摩的目的是为了使筋膜组织得到有效的放松,从而使肌肉得到有效的放松,从而使身体的活动能力得到恢复。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住院治疗的74例病人为对照组。入选标准: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排除恶性肿瘤病人。诊断为脏器功能不全。本研究得到了病人的理解和同意,并且得到了医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19名男性,18名女性;本组患者发病时间为6.18±1.51个月。观察组37名患者,其中19名男性,18名女性;两组患者发病时间均为6.06±1.47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拉力疗法,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拉力疗法。并嘱咐病人在三个星期内尽量不要下床。
观察组采用中药的综合疗法。①按摩,病人采取俯卧位,用揉、压、推、滚等手法,把两只手按在腰间的督脉和太阳经的交汇处,自上而下,由重到轻,沿膀胱经按摩,拇指按阳陵泉穴、委中穴、环跳穴、承山穴、承扶穴、殷门穴,反复按摩3次,直至患者肌肉放松。每日按摩30分钟。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要睡硬板床,每日活动量要控制好,要注意腰部保暖。②施针时,病人侧躺,在施针部位消毒,使大腿与腰间成150度夹角,然后施针。取穴:关元俞,大肠俞,配穴:环跳,委中,腰阳关,阿是,用银针刺入。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进行刺入,提插扭转,得气后,放入2 cm的艾条,点燃。每个穴位施以4壮力,保持30分钟,每天1次,共10天。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有效:病人的腰椎和腿部疼痛感觉基本消失,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疗效:病人疼痛感觉明显改善,但有轻度的行动受限;无效:病人疼痛没有缓解,行动受限。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的全身疼痛进行评分,0~10分,得分愈低,病人的疼痛程度愈轻。
应用 Oswestry Failure Index (ODI)对腰椎的功能进行评分,0~5分,得分较高,较差。③应用SF-36 (Logistic Quality Scale)对病人的Logistic进行评分,0-100分,得分愈高,Logistic愈佳。并对病人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进行了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x̄±s),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35例,占94.6%,两组比较, P<0.05, 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 VAS和 ODI分别为0。83±0。25和1。两组间比较, P<0.05, P<0.05。如表2所示。
表 2 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 SF—36的得分为90.44±2.5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如表3所示。
表 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对比
3 讨论
3.1 腰间盘突出症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工作环境的改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病人受了外伤或者是出现了退行性病变,出现了髓核突出,使神受压,引起剧烈的疼痛。
主要原因有:骨关节退化增生,肌肉组织损伤,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框架失衡。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腰间盘突出症是因为经络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在临床方面,以西药为主,辅以外科手术。而中医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病人进行牵引,来增加椎间隙的宽度,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的目的。但是,病人的康复时间比较长,通常要在床上躺上三个星期,才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的身体活动,这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目前在临床上已逐步采用以推拿和针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该方法对病人的伤害较小,对病人的影响也较大,在治疗上有显著的优势。
3.2 中医综合治疗
通过中医推拿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迅速缓解病人的症状,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但单纯运用按摩疗法,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且很难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为此,我们采取了以针刺为主的中药综合疗法。针对疼痛部位,通过艾灸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机能,达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目的。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可以穿透病人的皮肤,直接对病人的病灶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对病人进行穴位刺激,可以将病人的经络进行疏通,祛湿止痛,调和气血,从而达到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恢复病人的关节功能的目的。结果:对照组28名患者(75.7%),观察组35名患者(94.6%),两组患者(P<0.0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采用针刺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病人的复发,并能有效地缩短病人的病程。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治疗后的 VAS和 ODI分别为0.83±0.25和1.17±0.2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改善病人的腰椎和腿部的功能,减轻病人的疼痛,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能够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SF—36的得分为74.23±2.64。观察组 SF—36的得分为90.44±2.5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针刺结合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从而使病人的腰、腿部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